60歲以上老人還有必要打扮嗎?愛美的老人,有「四大好處」

今天看到篇帖子「婆婆都60多歲了,每天出門前都精心打扮,她是什麼心理?」,兒媳婦問這個問題,估計是「看不慣」。

說起來,愛美之心人皆有之,與年齡無關。

在國外,年輕人有自然美不怎麼打扮自己,反而那些老年人特別喜歡打扮,尤其是日本的老年人,多數男人女人都喜歡把自己打扮得很漂亮才出門,路人都覺得這樣的老人是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老年人吧自己打扮得體面一點,就是熱愛生活的表現

老年人皮膚松弛,眼袋重,面色暗黃,因此很多人不愛照鏡子。能鼓起勇氣精心打扮自己的人,應該說是向往和熱愛生活、不愿意衰老太快的人,只要老人裝扮上不過分,晚輩還是應給予鼓勵和支持。

60歲以上老人還有「資格」打扮嗎?還有必要愛美嗎?老年人愛打扮有沒有「好處」呢?

答案是肯定的。有「好處」,有益于身心健康。

我認為老年人如果有能力,完全有資格精心打扮自己,只要心不老,歲月就一定不會老去。活在自己美好的追尋里,就是一種人生的快樂。

老得優雅,是一種能力。老得精彩,是對生活深刻的感悟。

其實,老年人得體、優雅、大方的裝扮,或有益于身心健康,起碼有下面幾點益處:

第一,精心打扮自己,會有好心情。

60歲以上的老年人,如果出門前不稍微打扮一下,真就感覺缺失了自信。無論從衣著還是妝容上,簡單「收拾」一下,感覺自己心情都不一樣。看著外面的世界,覺得美好的東西會流淌到心里來。

心情好,生活的狀態就好,促進新陳代謝,感覺吃什麼食材都香甜,生活的陽光始終照耀在心間。

愛美的老人內心都有溫馨的愿望,這種愿望是一種精神滋養

第二,精心打扮自己,提升自己的好心態。

我以前一同事的父親,天津人,精通外語,80多歲了出門前都要打扮半個小時以上,皮鞋擦得锃亮,頭髮也一絲不亂,西裝革履的,依然從事著翻譯工作。這個老人我見過幾面,很樂觀,說話禮貌得體,「紳士」了一輩子。

同事說,父親把儀表美真是看得比生命更重要,他說不能給別人留下「不好」的印象。也許正是這一信念,支撐他活到了90多歲不舍離去。

好的心態,往往來自于自己對生命的感悟、對人生的認知,取決于對生活的態度。你所熱愛,生活就會以別樣的姿態擁抱你。

愛打扮的老人,能修煉、培育、提升自己在生活中的好心態。

愛美之心不分年齡,「美」不是年輕人的專利,也是老年人內心的擁有

第三,精心打扮自己,增添自信心,或有益于輔助克服和戰勝疾病。

能精心打扮自己絕對是一種心情。

一個病人,如果還有心情想打扮、愛打扮,說明其內心有著渴望著的美好,并不愿意讓其在自己身上消失。我們常見一些生病的老人,也是不想讓家人、親朋看到病中的自己,會刻意修飾打扮一下,希望給他人留下以往健康的印象,這同時也給自己增加了克服困難、戰勝疾病的信心。

信心往往來自于內心深處美之感召。它就像生活的泉水,始終縈繞、澆灌著生命之花不枯萎。

經常愛打扮的老人,對美好事物、對生命充滿了渴望,有助于增強、提升自己戰勝疾病的信心。

年齡只是一個數字,愛美之心不會變老

第四,精心‬打扮自己也是打扮生活。追求美,或有助于延長老年人的自理能力。

60歲以上的老人,不一定要整容、拉皮、打玻尿酸美容,適當地化妝,穿干凈整潔的衣服再出門還是非常有必要的。

要盡量留住自己往日的倩影,讓美好的事物不要遺忘了自己。

這會讓老年人重視一顆愛美之心靈的「保養」,不要讓自己失去了愛美能力,在生活能自理的時候恰當追尋美,給暮年的自己最好的人生品味。

其實,追求美的過程,會不斷激發、調動老年人內心深處積極因素的一面,努力戰勝消極、頹廢的自我。

例如,小區一業主今年68歲了,她三年前患有肺癌,手術后好像才徹底「想開了」,每天都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才出門,與往日的她簡直判若兩人。

自從大病一場后,她就開啟了「愛美」的生活模式。一年四季穿鮮艷的衣裳,燙發,每天都精心化妝后出門,愛穿裙子旗袍,看起來年輕了至少10歲。她為此性格開朗起來,愛說愛笑的,見人也愛打招呼了,顯得親切溫和。

至今術后三年多過去了,大家發現,她這種生活狀態似乎也提升了她的「抗病」能力,始終給人感覺狀態不錯,面色也紅潤了許多,完全不像一個得過大病的人。

老年人愛美有助于提升晚年生活質量,忘記曾經的傷痛和疾病

人活一種精神。無論年齡多大,都不要失去對美的向往和追求。

我特別羨慕趙雅芝這樣的老年人,快70歲的人了,好像歲月已經忘記了她的年齡,她對美的追求也提升了她的生活質量,這種心態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

老年人走自己的路,追求美沒有錯,讓自己活出一種「時尚」和風采。

如今67歲的趙雅芝依然這麼美麗,她對生活的態度值得我們學習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