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職場拒絕上司是大忌,4件事誰碰誰倒霉,最終耽誤的是自己
按理來說,職場中上司安排的工作不應該拒絕。原因有以下四點:
①上下級信息不對等,無法有效判斷上司決策的深意;
②上司決定了自己的進步的速度;
③上司可以更多的客觀物質條件,在工作中可以爭取更多的資源;
④上司不一定能提拔你,但是在提拔你的時候,大多數情況下能壞了你的事。
所以說,上司安排的事情盡量不要拒絕,但事物絕對,有些上不臺面的事千萬別碰,否則最終倒霉都是自己,以下幾件事十分典型。
替人「背鍋」的事情
替人「背鍋」往往沒有什麼好下場,上司經常為了平衡一些關系,找人「扛雷」。還會名其名曰,有他在這件事情很快就過去了。明里暗里地告訴你,只要你扛下了責任,以后自然有你的好處。
這時有些人就會動心,這很顯然是與上司拉近關系的途徑,上司把自己當自己人才會這樣說。如果有人這樣想,那就大錯特錯了,要清楚地明白, 你是領導的人,但領導不是你的人。
雖然作為下屬選擇權與控制力相對薄弱,但是一旦事情過后,領導如果不兌現承諾的話,你又有什麼辦法?況且替人「背鍋」之后,本身已經有了污點,再想進步一旦有人以此為借口,你有理都沒地方說。
無論是替上司「背鍋」,還是上司要求你替別人「背鍋」這種事情都別接,因為最終的選擇權,控制權在領導手中,除非你有更強大的「靠山」,否則這種事情,誰粘誰倒霉。
觸碰「底線」的事情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無論是制度,還是流程,都是為了降低管理成本,保護個人利益而形成的,雖然可以在做事中靈活,但一定不能越過「底線」。
有時上司明知道這件事情會違規,但是為了業績,或者是為了私利,會借你的手去做,并且一定會信誓旦旦地向你保證,出了問題領導會給你撐腰。
不少人可能對制度、流程這些規定有時也存在心里上的排斥,這下有了上司的撐腰,還有什麼猶豫的?于是成為了上司的「急先鋒」,如果取得好的結果,那自然相安無事,一旦出了問題,上司絕對會拿你開刀。
「底線」絕對不要碰,能降低自身損失的只能是做好記錄,最好有書面形成的東西。哪怕有了這些,當事情超出自己預想的情況時,那麼被「犧牲」的人只能是你。
假如觸犯法律,或者后果嚴重,誰會管你是上司安排的,還是自主自愿的,這些都不重要了,該承擔的責任一點都不會少。
替領導做「和事佬」的事情
職場政治千變萬化,各種手段層出不窮,領導與領導之間的關系更是微妙,表面上看著不錯,其實私底下明爭暗斗,各自較勁。
有時上司會暗示你來做「和事佬」,調節雙方的關系。職場人際盤根錯節,也許你與那位領導正巧關系不錯,自以為能說上話,當上司暗示你時,別自告奮勇,裝傻充愣就好了。
并不是不能做「和事佬」,而是沒有分量的「和事佬」不僅起不到作用,還會兩頭都得罪,好心最終辦了壞事。如果沒有絕對壓制雙方的實力,所謂的「和事佬」,結局就是別人都「和事」,自己最不合適。
先不提各自都有自己的立場,就分量來講,作為下屬根本起不到「和事佬」的作用,最多就是一個傳話的角色,稍不留神要麼成為了自己上司的「擋箭牌」,要麼成為了對方攻擊的「標靶」,結局無論如何自己都將是那個「犧牲品」。
躥騰「越級」匯報的事情
職場中越級匯報是大忌,有些時候上司為了試探上層的意圖,會美其名曰給下屬機會,引起更上層領導的機會,讓你會替他匯報工作。這看上去是機會,但其中邏輯是上司沒有把握,或者出現了問題逃避匯報。
這種事情確實有幾率引起更上層的關注,但要明白職場人都是「趨利避害」的,露臉的機會上司一般都會自己上,而顯眼的事情基本都會讓下屬去做。
更何況,「躥騰」你越級匯報,不是讓你隨意發揮,而是有主題的去匯報,遇到這樣的情況,基本都是上司拿你當「炮灰」試探火力。
所以遇到這樣的「機會」時,一定要給自己一個清晰的判斷,自己是否有把握贏得更上層的關注,如果沒有把握,很可能會被上司「出賣」,最終落一個自己不懂「規矩」的把柄。
寫在最后
身在職場,「執行力」很重要,但并非所有的事情都適用,一旦掉入上司設置的「陷阱」中,最終耽誤的只能是自己,畢竟職場的「黃金進步期」就那麼幾年,不是每個上司都像影視劇中那麼的大義凜然,這四種情況,一定要慎之又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