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以后無論多富有,有多少財產,都不能幫兒女4個忙
老年人想要自己的晚年生活沒有后顧之憂,安享晚年,就要學會保證自己的位置,堅持自己的立場,在退休以后,無論你多有錢,多富有,都不能再對子女無限制的付出,幫忙是要付出代價的,如果幫的不對,就會適得其反,特別是兒女的四種忙,奉勸老年人,絕對不能幫。
第一,不要傾其所有,為兒女買婚房。
現在的老年人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女家庭,從小嬌生慣養,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掉了,好不容易把他培養成人了!他也需要成家立業了,如果是兒子,就要為他準備一套婚房,在房價高企的年代,很多家庭即使是父母,也沒有那麼多錢為兒子購買一套婚房。
有的老年人為了滿足兒子的結婚剛需,不僅拿出自己攢了一輩子的積蓄,甚至還賣掉了自己長久居住的房子,給兒子購買了婚房,心想就這麼一個兒子,以后也是靠兒子養老送終的,可是她忘了一個現實哲理,那就是父母的家,永遠是孩子的家,而孩子的家未必是父母的家。
任何時候老年人都不要為了子女賣掉自己的房子,金窩銀窩要有自己的老窩,不能讓自己的晚年處于老無所居,居無定所的尷尬境地。
第二,對待自己的隔輩親,不要全身心地付出,這種忙要適可而止,做事情要有分寸,幫忙要有個度,否則會適得其反,你會成為犯錯的老人。
現代社會中很多的老年人當了爺爺奶奶后,把對兒女的愛,轉移到了孫子,孫女身上,甚至接到了自己的身邊,當作自己的兒女來養,認為自己的付出會減輕兒女的負擔,殊不知,老人這種過分的愛,阻斷了孫子孫女對父母的親情,而且你的教育方式,已經是過去式了,已經不符合現代的教育方式了,有些孩子由于爺爺奶奶的溺愛,變得越來越自私,眼里只有自己,完全是目中無人,甚至對自己的父母都沒有親切感,這樣教育出來的孫輩,是對兒女的最大傷害。
第三,把握住自己的養老錢,不能無底線地幫助兒女,要明白一個現實,那就是子女一旦成家立業,有了自己的小家庭,他們會把自己的小家,與曾經父母同住的大家,分開看待的,甚至為了自己的小家,暫時拋棄曾經擁有的大家。還是那句俗話,父母的家永遠是兒女的家,兒女的家永遠不是父母的家。
如果父母還一味地付出,把自己所有的養老錢,拿出來同子女共享,會把孩子養成好吃懶做,貪圖享受,一事無成,最后變成一名名副其實的啃老族害人害己。
第四,少管閑事,不要過多的參與子女的家務事,特別是小夫妻,有矛盾的時候,不要過多的去責備兒媳婦或者是女婿,要多從自己的兒子或者女兒身上找原因,用你的大度,來換取小夫妻的和睦。
現實中有很多的小家庭不歡而散,走到失婚的地步,就是因為父母的過多參與,本來和氣的小夫妻,由于夾在父母當中,左右為難,時間長了,感情出現了問題,父母又不能正確地指導,偏心的向著自己的子女,加深了小夫妻的矛盾,最終導致失婚。
聰明的老人要學會少管閑事,掙一眼閉一眼,多夸兒媳婦或者是姑爺的好,做他們小夫妻感情的粘合劑,他們的感情好了!你的晚年生活也幸福了,這就是一舉雙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