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職場上,洞察到5個「真相」,助你看到人心,看懂人性

生活很現實,所有的夢要自己扛;所有的心酸、苦澀要自己嘗。成功時有人與你分享,失敗時沒人與你共擔。

別覺得世態炎涼,因為成年人的世界,沒有容易說法,當感覺不易的時候,才是成熟的表現。

雖說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腳下的路能走得一帆風順,但卻沒人能預知自己意料之外的事情什麼到來。所以,洞察「真相」并不一定能讓你成功,但成功的人都已經看清了「真相」。

歸結在兩個字「人性」,尤其是在職場中尤為明顯。記住下面五句話,時刻提醒自己。

01.能傷害到你的人,都是你在意的人

有句話說得好:「能讓你哭得撕心裂肺的人,肯定是你當時在意的人。」

就像敵人和叛徒,人們更憎恨叛徒一個道理,因為從情感上難以接受。如果僅僅是對手,只需要想盡辦法擊敗即可,但如果是身邊的人,因為立場不同,導致的「背叛」,必然會傷及根本。

只有你在意的人,才知道你的軟肋,也只有你在意的人才會傷到你。即便陌生人想傷害你,也會增加很多成本,才能傷你根本,熟人很輕易就導致你的失敗。

職場上,大家或許現在是朋友,但當利益發生沖突的時候,很容易成為強有力的對手。職場這個特殊的環境,大家追逐的更多是名利,崗位就那麼多,你獲得別人就失去。

在此消彼長的情況下,不要有害人的心思,但至少要有保護自己的意識,不可全拋一片心。

02.搞定一段關系的核心,是價值交換

人與人,人與世界的本質是交換,你能輸出的價值越多,你能獲得也就越多。任何一段關系,都是價值交換,不要總想著自己能獲得什麼,而是想自己的支付什麼。

人們常說的「請客、送禮……」不過價值交換一種「利益交換」,或許「利益交換」可以獲得暫時的實惠,但價值交換才是核心。

比如,你身后的背景、關系能為領導提供價值,那麼領導自然會向你傾斜資源;你能為領導提供「情緒價值」,自然也會對你青睞有加;你能為公司、領導、同事、下屬創造價值,自然與大家都會對你釋放善意。

當你一無是處的時候,哪怕身邊有所謂的「朋友」,也不過是「面子」而已,甚至都不屑去維系「面子」,唯一維系的理由就是,對未來可期的一種提前「投資」。

但當你真正能輸出有效價值的時候,比如,身居高位,位高權重的話,又有幾個人能真正分辨出身邊那些人是「真朋友」還是「假友誼」呢?關鍵還是看自己手中能輸出何種價值。

當你輸出的價值越有效,那些「假友誼」做的甚至比那所謂的「真朋友」還要到位。

03.狗吃屎的時候,千萬不要攔著它

狗吃屎的時候,你要是攔著,它會對你呲牙,甚至會攻擊你。別總是拿自己的標準去衡量別人的行為,站在道德制高點去評價別人的行為。

職場上能真正管好自己就已經很不容易了,不要「好為人師」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評價別人,有句話說得十分到位:「不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

就像你喜歡吃肉,別人素食主義,你把自己認為最好的東西都給他了,還有什麼不滿意的?可是對別人來講,那不是美味,而是一種痛苦。

職場上這類人不少,總以為自己在幫助別人,卻從來沒站在別人的角度考慮。或許你只是出于好意,所以主動幫忙,但在別人眼中卻成了「搶風頭」,你在用另一種方式來證明,你比他更強,比他更優秀。

事實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不易,都會按照自己的情況去理性的權衡利弊。所以,管好自己的同時,也要克制一下自己認為的「善意」。

04.所謂迷茫,是清醒看著自己沉淪

職場人經常會陷入迷茫中,有一種無力感,不甘心現狀卻又無力改變。明明知道前面有更美好的世界,卻怎麼都邁不進那個門檻。

產生迷茫的原因大多數都是遇到了以下三種情況:

①目標不清晰

知道未來更美好,卻不找不到通向那里的路,就像在漆黑的夜里行走,看到遠處的燈火通明,卻不知道通向那里路該怎麼走。

②空有目標,卻無行動

有些人有清晰目標,也知道腳下的路怎麼走,但就是原地停留,還未開始走,就已經開始想到了各種困難,被想象的困難打敗,永遠只停留在想的階段。

③有目標,但阻力重重

看到了目標,也在向目標邁進,可是走了一半的路程,卻發現前面有條鴻溝無法跨越,好不容易跨越了這條鴻溝卻發現,還有更大的鴻溝獨擋自己的路,想飛過去,但又被颶風吹了回來,感覺自己無力達到目的地。

前面兩種情況,只不過是「心比天高,命比紙薄」,第三種情況也存在,雖然在前行,但無法達到目標。對于這種情況,只需要給自己一個清晰的定位,與自己和解,回頭再看,自己其實已經走出了很遠。

05.不要向別人傾訴,要用行動來證明

「弱者喜歡傾訴,強者喜歡行動」這就像人們總是在強調「公平」一樣,卻從沒有考慮過,所謂的「公平」不過是強者為了維護自己利益,而制定的規則。

強者制定規則,弱者適應規則,試圖用傾訴的方式得到「公平」,無異于癡人說夢。這個世界的資源是有限的,除了至親之人,沒有誰會無條件地把資源送到你面前。

要麼自己爭取更多的資源,要麼就吃別人剩下的湯湯水水。傾訴毫無意義,用行動來贏得更多的資源,可以爭搶,也可以設置陷阱,也用自身的價值與別人交換,無論哪種方式都是主動去做,而不是被動等待。

「能動手盡量不吵吵」老天給我們一張嘴,兩只手,兩只腳,就是告訴我們,少說多做。你做得越多,話語權才會越大。無意義的傾訴,除了顯得自己更「弱」以外,毫無作用。

寫在最后

無論在職場中,還是生活里,不要把希望寄托在自己以外的事物上。改變現狀的唯一辦法,從來都是自內而外的改變。用旁觀者的視角去觀察、思考,也要用局中人的態度去做事。不一定能走出精彩,但一定不會讓自己陷入泥潭后,越陷越深。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