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言:「人有三相,不富也旺」,不是迷信,看看你身上有嗎?
《紅樓夢》中有段話:
「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曉之花。」
這段話形容的是賈寶玉的樣貌,那真真是美男子一個,尤其是他的皮膚猶如中秋之月一樣白凈紅潤。
小時候經常聽老人說:「人有三相,不富也旺」,然后就開始評論起某某人的長相很好,將來會很旺。當時覺得這是封建迷信,所以壓根就沒往心里去。
然而隨著時間流逝,老人評價過的那些人果然生活得很好,有的富裕,有的很旺。這就奇了怪了,難道老人說的話有什麼玄機不成?
人有三相中的第一個就是傲骨相。
傲骨不是傲氣,所謂傲骨是指一個人的身上具有浩然正氣,不懼困難和艱險的氣質。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可以看到一些人雖然貧窮,可卻有一身傲骨,從不向任何困難低頭。
這樣的人喜怒不形于色,臉上也不會有過多的表情,因此臉上不會有太多的皺紋,看上去有些威嚴。長此以往,傲骨相也就形成了。
我們看《知否》原著中的盛明蘭就是一個具有傲骨相的人,這一點常嬤嬤第一次見到她的時候就評價:
「明蘭清極艷極,言笑間,態度和氣溫雅,眼神善意清亮,氣質高潔。」
你們看這段描寫,前面說明蘭態度和氣溫雅,后面則說氣質高潔。何為高潔?那些內核熱情,充滿活力且不懼挫折的氣質才能被視為高潔。因此古人非常喜歡梅花,寒冷的冬天百花落盡,而梅花卻昂首挺胸,正所謂「傲雪寒梅」就是如此了。
這樣的人做事沉穩,不善喜怒,面對事情可以冷靜思考,自然能夠成就大事。所以這樣的人不富也旺自然也不稀奇。
慈祥和藹的面相太多見了,日常生活中我們將其稱為「和氣相」。這樣的人天生具備極強的親和力,往往會給人留下一種很好的第一印象。
從科學的角度來說,慈祥的人臉上皺紋往往很多,這一點和前面說的「傲骨相」截然相反。這是因為慈祥之人愛笑愛說,日子久了臉上的皺紋自然會增多。
所以「面慈相」必然善良,這是由心而發最終呈現在面部的一個科學過程。
賈玲曾有過一句名言:「愛笑的女生運氣不會差。」古人也常說「伸手不打笑臉人」,這種慈祥之人做事圓滑,不冒失、不唐突,同時也懂得照顧別人的感受。試問誰忍心對一個面慈之人大動肝火呢?
黃庭堅說:「三日不讀書,便覺面目可憎。」
比如楊絳先生,如果看她年輕時的照片會讓人覺得很難接近。然而時間磨平了她的棱角,她的氣質和面相也逐漸變得慈祥溫和,讓人很自然地有種親近感。
所以相貌是凝固的表情,而表情則是瞬間的相貌。一個溫柔和善的人,相貌往往溫和,氣質也偏向安靜。這樣的人不爭不辯,不會招惹是非,自然不富也旺。
謙卑相和前面的面慈相容易混淆,看上去都很面善。
其實不然,謙卑并非是卑躬屈膝,而是做人做事都很低調,姿態很低。該做的會認真去做,不和稀泥。而不該做的事情,則會退到幕后,心態平和。
這是一種比較中和的做人態度,既有傲骨相的那種肯定,也有面慈相的謙和。
簡單地說來形容就是不卑不亢,該爭取的爭取,該放棄的放棄。因此這樣的人臉上沒有浮躁,有的是沉穩和謙和。
曾國藩曾說:「謙卑含容是貴相」,凡事都給別人留余地,任何事都不要占盡便宜,懂得謙讓才會為自己爭取到更多的福報。
確實,做事留一線日后好相見。一個滿臉寫著沉穩和謙和卻沒有浮躁的人,路子多且寬,不富也旺。
從科學的角度來說,人的性格脾氣對面部皮膚組織有一定的影響。比如容易發怒的人,會導致內分泌失調,那麼毒素就會堆積在面部的皮膚中。如此一來不僅容易出現眼角紋、川字紋,還會出現各種色斑。
《舊唐書》記載,裴度年輕的時候因為樣貌不佳頗受歧視,再加上他屢次落榜,使得他開始自暴自棄。好在他遇到了一位禪師,禪師從他的面相看出他的苦惱,認定長久下去裴度必然會災禍臨頭。
為了改變這種狀態裴度開始改變,幾年之后心態也變得溫和,由內而外散發出一種儒雅的氣質。身邊的人逐漸變得尊敬,考試也順利通過。依靠這種心態和氣質,最終使其成為了一國宰輔。
再說如今,一個天天沉迷游戲之人,精神一定不佳,氣質一定萎靡,注意力也經常不在線。
若是一個天天熬夜工作的人,那麼他的眼袋必然很大,而且面色也會暗黃。
這些都是身體的自然反應,不是迷信。
就好比前面說的面慈之人,因為總是愛說愛笑,所以眼部周圍的皺紋很多,卻很少出現川字紋等因為生氣發怒時才會出現的額頭上的皺紋。看上去自然就顯得比較慈祥面善。
那麼看看你的身上有嗎?如果沒有,請馬上改變自己,像唐代的裴度一樣去創造一個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