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同事關系再好,4個心眼一定不能缺,否則就會吃暗虧

你有沒有這樣的感覺?

剛進入一個團體,大家彼此之間其樂融融,但不久之后你會發現:

昨天明明還對你笑的同事,今天突然就偷偷踩了你一腳。

上一秒還相談甚歡,下一秒卻滿嘴嘲諷,說好的相互合作,最后變成了暗處拆臺。

曾經看過一個故事,太扎心。

公司的年終獎發了2萬,三寧感到特別開心 。

腦海中不斷地盤算,這筆不菲的收入一定要拿出一部分來,好好孝敬父母,順便給女朋友一個驚喜,其他的存下來。

此時的窗外燈火輝煌,也許,在不久的將來,這個偌大的城市,也會擁有屬于自己的房子。

突然,電話鈴聲響起,把三寧拉回了現實,是同事:

「哥們,在哪呢?今天公司年終獎發了4萬,請你喝酒去。」

4萬,比自己整整多了一倍,憑什麼?上一刻的好心情,三寧頓時煙消云散。

其實,同事之間,都有一種「我要比你好」的執念。

俗話說,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貨比貨得扔,人比人得死。

身在職場,不管你與同事之間關系有多好,一定要長這4個心眼,否則會吃大虧。

01 彼此間的工資,不能說

朋友奇點曾經遇到這樣一件事。

因為厲害的文案能力,她被一家私企高薪聘用。

一天,她和公司的一個老員工閑聊 ,聊著聊著,對方隨口便問起她月工資多少。

當時的奇點,還比較年輕,想也沒想就告訴了對方。

原本和諧的畫面,頓時變得火藥味十足,老員工恨恨地嘟囔道:

「一個小屁孩,竟然比我的工作高那麼多?」

當時的她,完全被忽然間的情緒轉換嚇到了,呆愣之際,領導辦公室已經傳來了叫罵聲,各種侮辱,威脅的話,不堪入耳。

等她反應過來,滿臉尷尬色的領導逃離似得跑出了辦公室,并轉過臉來狠狠瞪了她一眼。

老同事也緊跟著追出來,不停罵著,并喊道:

「你說清楚,我干了這麼多年,哪點比小屁孩差……」

這件事之后,奇點從職場寵兒變成了領導眼中的邊緣人物,不得已離職。

職場如江湖,就算同事關系再和諧,工資,也是你必須守住的底線。

不要以為對方只是單純的好奇,其實他們目的只有一個:比較。

而工資,正好是衡量一個人能力的直接體現。

可氣的是,能力越弱的人越愛比較,但這類人又非常弱雞,只能單項思考,比如:

我比你時間長,我比你干得多,我付出的貢獻比你大,卻從不比效率和結果。

最終還得出一個特別強詞奪理的結果,我就是比你好,但你憑什麼比我拿得多?

這類人,你若回應,只能認栽

比較一旦開始,嫉妒就會成為心靈的腫瘤,而糟糕沒有底線。

遇到脾氣火爆的,下場有可能跟我朋友差不多;遇到脾氣好點的,雖然不會明面吵鬧,但你永遠也無法估計其背后的算計。

02 領導提拔你的話,不能說

林之野在《尋渡》一書中說道:

「這世上兩個人條件越是接近,越容易產生妒忌心理。

商人妒忌發跡的同行,官員覬覦他人的頂戴,文人鄙夷當紅的福童,男演員們眼紅冉冉升起的小白臉。

我和同學洋子,畢業了在同一家公司上班。

剛開始,同學變同事,感覺格外的親切。

于是我倆一起租房子,一起上下班,一起逛街游玩。

進公司沒多久,活動部的部長因家里有事,突然提出辭職。

緊急情況之下,領導將眼光投向了本就多才多藝的我,他讓我和活動部部長做個交接,并囑咐我多學點東西。

洋子就問我,領導是不是有意讓我做部長,我想了想,好像確實有這個意思,于是點了點頭。

這世間的詆毀,大多數來源我們本在一個起點上,但突然有一方捷足先登,那一切的憤恨便開始燃燒。

從那天起,洋子就開始陰陽怪氣,還問我是不是和領導是親戚,走后門了。

面對她的質疑,我沒好氣地回懟道:

「我是那樣的人嗎?」

她開始四處散播謠言,并成功了。

整個公司的人,看我的眼神開始多了一絲輕蔑。

后來,這些捕風捉影的消息,傳到了部門領導老婆的耳朵里。

到現在我都記得,她恨不得朝我撲過來的樣子,慶幸的是,在沒碰到我之前,硬是被領導拉走了。

雖然領導告訴我,身正不怕影子斜,但那時太年輕,哪能經受住這樣的侮辱,一氣之下便辭職回家了。

在心理學上,有個詞叫酸葡萄效應:

當一個人的水平對另一個人沒有威脅時,對方不會把你當敵人,一旦你的水平提高,對方內心就會失衡,繼而把你拉入敵對的行列,已達到內心平衡。

歷史上,龐涓和孫臏同是鬼谷子的徒弟,但龐涓嫉妒孫臏比自己優秀,陷害并挖掉孫臏的膝蓋骨,造成孫臏終身殘障。

蘇軾因其名聲大,被同僚嫉妒,最后在一首《湖州謝上表》中,讓44歲的自己鋃鐺入獄。

人緣關系的惡化,大部分是在這種「比你更好」的比較中產生的。

當沒有辦法比對方更好,內心便會失衡,繼而排擠和傷害就發生了。

03 兼職的副業,不能說

2020年底,春節還沒結束,小文就接到通知:

「因疫情,公司統一延遲上班,工資按基本工資發,上班時間待定。」

面對巨大的車貸房貸,在家等了一個多月的小文終于待不住了。

思考再三,想到自己還有一手剪輯視訊的本領,于是托朋友在網上找了份兼職。

一個月三四千,收入還不錯。

因為小文干活質量優質,合同就續簽了。

三個月后,公司終于通知開工,嘗到甜頭的小文過上了雙管齊下的日子。

上班時間業務繁忙,小文就利用中午休息和晚上下班的時間制作。

有時工作量大的時候,中午連飯都吃不上。

一個要好的同事看他忙成這樣,忍不住勸他說,工作不要太拼。

小文看著滿臉誠意的同事,于是透露了自己做兼職的事情。

對方一聽,眼睛頓時亮了,懇求小文也帶帶自己。

但同事因為剛接觸剪輯,交上去的作品無一例外被退回。

對此,同事心生不爽,認定是小文不想讓自己得到這份工作,即使小文一點一點地示范給他看。

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曾說:

「人心中的成見是一座大山,任你怎麼努力都休想搬動。」

氣憤之余的同事,開始在辦公室散播謠言:

「小文準備離職創業。」

「小文利用上班時間搞副業。」

一時間,留言在公司鬧得沸沸揚揚。

領導找小文談話,并警告他,不準再干,否則自己離職,公司將來也不會提拔一個做副業的員工。

知乎上看過這樣一個問題:

為什麼有時會嫉妒,而有時會崇拜?

有人回答:

遠的崇拜,近的嫉妒;

夠不著的崇拜,夠得著的嫉妒;

沒有利益沖突的崇拜,有利益沖突的嫉妒。

同事不會嫉妒馬云的有錢,卻會憤恨你每月比自己多拿的三四千。

人性的黑暗,會在比較中充分體現。

既然我得不到,那你也別擁有。

04 自身的才華,不能說

微博上曾熱議過這樣一個話題:

「到底要不要在公司,展示自身的才華?」

評論區瞬間炸開了鍋:

有人說,當然要說,因為這是可以升職的加分項。

但更多的觀點是,不能說,千萬不能說。

理由是:

同事知道我會網頁設計,然后,我就承包了公司所有的網頁設計。

郁悶的是,有關網頁的責任全得我去背黑鍋。

知道我會做公眾號,領導就找到我去做,結果年終的時候把優秀給了別人,并在大會上明里暗里傳遞,我就是一個閑得沒事干的人。

因為會拍攝,本該回家過年的我,成了公司跨年晚會的免費攝影師,然后,公司連給同事拍證件照的錢都省了。

更要命的是,每次抗完單反滿天飛的我,卻要被指責,怎麼能給大領導拍成這樣?

本來滿心歡喜的希望別人能夠看到自己的另一個「閃光點」,結果發現自己給自己挖了一個大「坑」。

木秀于林,風必摧之。

職場真的不適宜太優秀,你的才華,在他們眼中,其實都是冒犯。

這種行為只會招致別人的厭煩。

同事小森就曾面對這樣的困擾。

因為他喜歡研究計算機一類的東西,所以在計算機的維修方面特別的厲害。

時間久了,大家有這方面的問題都找他,使得小森一下子成了辦公室的小紅人,領導也非常認可這個踏實肯干的小伙子。

但才華招致嫉妒,嫉妒滋生怨恨,怨恨產生謊言。

隨著領導的賞識度越高,眼看著要被升職的于莫就不干了。

不僅故意弄壞設備,還在領導面前捏造他維修亂收費,甚至人證物證俱在。

本來以為人生慢慢變壞的,后來發現不是,人的變壞只是一瞬間。

寫在最后身在職場,想要同事之間關系融洽自在,切忌引發比較。

因為,越是江湖地,越有競爭力。

彼此之間的工資不能說;領導提拔你的話不能說;兼職的副業不能說;自身的才華不能說。

最深的人性之惡,往往藏在你平靜的生活里。

有時候,不要等到較量出現,才感慨人性的黑暗和深不可測。

畢竟,決定你職業價值的不光是能力,還要懂得藏拙。

愿你知世故而不世故,有實力卻不勢利。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