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男人欲成大器,能力不是唯一,牢記4句話注定做人上人!
引用: 都說「人無完人」,但曾國藩是個例外。他能文能武,有著非凡的智慧,最重要的是,他有著超乎常人的眼光和思維。他既能看透問題,又能逆向思考,這是常人所望塵莫及的。此外,他還認為,要想成就大事,能力不是唯一的,而是要通過多方面的綜合才能形成的。那麼如何才能全面發展呢?今天我們就用曾國藩說的這四句話來理解。
1、好人總是和藹可親的,默默無聞的,不要著急。惡人可遠離,不可遠去,勿急而去。
這第一句話很不一樣。從字面意思來說,好人不急于親近,壞人不急于疏遠。
那你為什麼這麼說?這不是違背常識嗎?
作為鑒人知人的高手,曾國藩深知,有些人看似正直君子,實則虛偽。然而,有些看似奸詐惡毒的人,卻有自己的原則。
比如楚漢爭霸時期,韓信滅齊后想做齊代王,劉邦卻說要做假王就要做真王。
其實劉邦的虛偽就在這里暴露無遺。
他明明很生氣,卻因為怕韓信而故作虛偽。取得天下之后,韓信死在了劉邦的手里。
而有的人看似不好,其實是很守規矩的。最典型的就是《還珠格格》中的皇后。不知道女王當年挨了多少吐星,20多年后再去看,
突然發現,女王其實是個循規蹈矩的好人,時刻維護著王室的利益。
反倒是小燕子等人無法無天,簡直可以用「干活」二字來形容。
所以不要急功近利,一定要認清自己的本性為準繩,然后循序漸進地結交朋友,這樣才能讓自己的成功之路越走越順。
2、遇到困難,一定要有耐心去努力。
曾老師說的絕對正確,「耐心」二字也觸動了很多人的痛點。俗話說,「百病源于懶」。勤為本,誠為輔,才是正道。
另外,當今社會節奏快,生活艱難。人往往顯得很急躁,正因如此,遇到一些問題就會顯得焦躁、不知所措。
這個時候你應該反省一下自己,問問自己平時的行為是不是太懶了。我學習的時候受不了脾氣。如果存在這些情況,則必須糾正此缺陷。
欲改正,必先靜心。看電影、電視劇時不要快進,不要倍速。仔細觀察每一分鐘。
看書的時候,不要一眼就看十行,要學會細細品味每一段文字,想方設法從側面和后面找問題和解釋。
當你接到上級的任務時,不要急于去做。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仔細分析,看看是否可以找到多種方法來完成任務。
一句話,
你要學會「忍耐」
,學會從孤獨中尋找快樂。而且這種方法也是技術含量最低的。只要你足夠勤奮,即使你沒有能力,也可以很好地解決問題。
3、聰明暴露的人少德,言語太盛的人有福
在日常的交往和生活中,切記不要總是想向別人展示自己的聰明才智,以及非常犀利和漂亮的話。這是輕浮的表現,是盲目自信的壞習慣。
歷史上這樣的人很多,最著名的當屬孔融。懂得舍利的是4歲的孔融。
憑借著自己的才華,他認為自己不僅是孔子的后代,而且是建安人才的領袖。為此,他連曹操都不放在眼里,閑來無事就炫耀自己的聰明才智,最終害死了曹操。曹操為了殺他,還責備他不孝。可見曹操對他的厭惡程度。
反觀同時代的司馬懿,他的才能眾所周知,卻像個傻子一樣懂得大智慧,知道什麼時候該用,什麼時候不該用。因此,聰明和智慧不是好東西。如果使用不好,只能帶來災難。
而能成大才者,往往具有大智大愚的特點。如果你很聰明卻不知道如何合理使用,這句話很適合你學習。
4.世上唯一的「真」字,難得一見
最后第四句看似簡單,其實非常難,與能力無關。
什麼是真的?有人說是本色,展現本色。
其實不然。如果你是大老闆,真的要天天裝大作嗎?再比如孩子的天真,這是最真實的表現,但有的孩子甚至破壞、愛打人,這是一個無法接受的現實。
所以這里的真,其實就是用真誠去對待身邊的一切。以正確的態度和認真的態度對待它。
比如大商學院的導師衛哲,不管做什麼事都認真對待,哪怕是一個小秘書。
比如,他會仔細觀察老闆平時喜歡喝什麼茶,抽什麼煙。他知道什麼時候該換茶水,什麼時候打火機沒油了。
一個認真對待事情的人,怎麼可能不成功。就連衛哲的老闆都說,讓他當秘書簡直太自卑了,直接給他當副總比較合適。
然而,很多人誤解了曾國藩所說的「真實」二字。不但沒有升職,反而和朋友越來越疏遠,工作也越來越差。所以,我們在學習的時候,不能只看表面的意思,更要學會理解背后的深層含義。
以上就是曾國藩說的四句話。看似都不需要能力,但如果做好了,其實是一種不可替代的能力。
這個時代不缺人才,缺的是人才的不可替代性。
每個人都要讓自己成為不可替代的人才。只有這樣,他才能成為一大利器,成為人生贏家。
這里可能有人要說了,為什麼曾國藩能夠總結出那麼多成功的理由呢?
對于這一點,我只能說他具備以上4句話的所有條件,他也做到了。而其中很多話都記載在他的家書里,
深深觸動了我這是他寫給弟弟的信。
里面提到了一個理論,就是閑著沒事多借錢。多借錢可以讓你通過反復嘗試知道哪些人是真正的朋友,也可以讓勢利的親戚或朋友遠離你。它還可以列出朋友的真實價值。當你真的遇到問題的時候直接找最有能力的人來幫助自己。
這樣的辦法恐怕也只有曾國藩能想出來了。甚至在白巖松在人生低谷想輕生的時候,看到曾國藩那句「花未開,月未滿」,也釋然了。
而這句話,也是出自他寫給弟弟的一封信。原話是:
余裕弟營推舉銀錢兵器等,常顯幾分拘謹。焚燒救溺,大可不必吝嗇一點點。
這里有人會說了,原來曾國藩的家書里藏著很多「寶物」?
的確,曾國藩喜歡將自己的人生經歷和如何處理煩惱以書信的形式寄回家鄉,而后人也從他的家書中學到了很多實用實用的方法。
現在曾國藩的家書已經編成書,在這里推薦給大家。讓我們一起學習曾國藩這個「完美男人」的成功。
最后強調「知識無價,學習成就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己」!
參考資料:《曾國藩傳》、《曾國藩家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