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節決定成敗:一個人「點餐」4種習慣,能體現他的「人品」
在知乎上,有句話是這麼說的,你點餐時的一言一行,就是你內心自我的體現。
點餐,這只是一個小小的日常舉動而已。在很多人看來,這是無關大局的事兒,也是可以忽略掉的生活小事。
但是,這世上所有的小事,都是一種細節。而細節,往往能反映出這個人的追求和性格。
因為人的行為,不是人隨意去做的,而是由人的習慣,以及人的思想所催動的。
一個習慣于運動的人,當他們看到賽場時,內心就會怦怦直跳,那種熟悉的感覺就會躍然于臉上。
一個習慣于做飯的人,如果他們看到了廚房和廚具,那他們的手就會不受控制地對菜式操作起來。
這,就是一個人的習慣對于他們生活日常及內心性格的表現。
其實,越是簡單的做法,越是人在生活中習以為常的行為。這都是人們看透某個人的憑借和條件。
就拿日常在飯店中「點餐」這一種行為來說,它將會完完全全地把一個人的人品和性格展現出來。
一般來說,有這四個方面的評測。
1、爭著點餐的人,都較為「自我」
我們中國人下館子時都有一個明顯的特點,那就是爭著點餐,爭著買單。
爭著買單,是因為中國人好面子,重禮儀,不想讓自己被人瞧不起,成為別人眼中的吝嗇鬼。
而爭著點餐,這就是人對于飯局的主導了。因為主動點餐的本質,就是人在刷自我的存在感。
就像是某些做領導的人,他們和下屬來到酒店,第一時間他們就會和下屬們寒暄幾句,跟他們示意,讓他們說說自己喜歡吃什麼。
當下屬們過場式般地說完之后,領導就會自動自覺地點菜點飯,主導了這個飯局。
這些人,因為他們有一定的身份,也有一定的地位,所以他們的表現,都是較為「自我」的。
不僅是領導,就像是在家族的飯局中,一般爭著點餐的人,大多都有這樣的性格。
所謂「爭」 ,不僅僅是簡單動作上的「爭奪」,更是內心強大的表現。
2、從來都說「隨便」的人,大多沒有主見
既然會有主動要求點餐的人,就肯定會有對點餐這種行為沒興趣,只在一旁低下頭玩手機的人。
如果說這種行為出現在職場的飯局中,這還是可以體諒的。可要是出現在普通的聚會上,就能看出他們沒有主見的性格。
為何會說他們沒有主見呢?
想想看,你和某個人去吃飯,你問他想吃什麼,或者讓他自己去點餐,他就跟你說「隨便」。
你聽到「隨便」之后,便自作主張地幫別人把他那份餐也點了。
上餐的時候,如果你點的菜合他的口味還好,可一旦不合口味,那麼這個說「隨便」的人,就會嫌棄你,認為你不懂得點餐。
其實,從根本上來說,這類人,要不就是沒有主見的人,要不就是喜歡讓人猜測心意的多疑者。
3、能夠先讓別人點餐的人,都有禮貌
在中國飯局里面,一般都有這樣的行為,那就是把點餐的權利先讓給別人。
因為我們中國文化就是「先人后己」的。不管做什麼,都得謙讓一番,這就是有禮貌的表現。
這樣的做法,從人的心理上來看,就是一種希望能獲取別人「好感」的行為。
因為有些事兒先讓別人去做,就會讓別人感受到你的客氣。
而那些較為客氣的人,他們大多能得到別人的支持,給人一種「接地氣」的感覺。
在點餐的時候謙讓一番,這有可能是虛偽的做法,有可能是走過場的形式,但終究能體現這個人的禮貌。
一個人,不管處在怎樣的環境中,除非你的實力過分強大,地位過分崇高,不然,選擇先讓別人點餐,終究是人對于禮儀規則的遵循。
4、點餐時「大聲嚷嚷」的人,較為好面子
曾見過這麼一個事例。
在某個酒店里面,一個看起來像老板的人,他帶著五六個人在大堂的正位吃飯。
剛來到酒店的時候,這個人就給人一種特別趾高氣揚的感覺。內心的自傲之感,就寫在臉上。
當他坐在正中的位置時,他就揮手示意,找服務生來點餐。
在點餐的過程中,他不僅對下屬大聲嚷嚷,聽起來是客氣的意思,也對服務生大聲嚷嚷,頗有點「看人低」的感覺。
一邊點餐,他就一邊在嫌棄,不是說菜式少,就是說環境不好,反正就是雞蛋里面挑骨頭。
到最后,不僅是吃飯吃得不痛快,就連他身邊的人,都是強顏歡笑而已。
在生活中,這類喜歡一邊點餐,一邊大聲嚷嚷的人有很多。
他們最為主要的目的,就是想吸引別人注意力,讓別人能夠多關注自己,從而為自身贏得面子。
好面子的行為,終究是銘刻在人的骨髓之中的。而一旦好面子的行為過分激烈,那麼它所表現的,就是這個人的無禮貌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