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上,讓領導愿意與你溝通的小技巧,掌握6點就夠了
想必職場人都有與領導溝通的經歷,可有些人能讓領導產生溝通的欲望,有些人則會讓領導失去耐心?
由于「畏上」、「慕強」的心態,導致許多人見到領導就緊張,腦子里有一堆話,但是一張嘴就不知道該說什麼了。
況且領導的時間、精力比你的寶貴,如果一開始交流,就已經讓領導失去了耐心,很可能想說的話還沒說完,就會被打斷。
記得有句話是這樣說的:「 人們往往記不住與你交談時的內容,但能記憶深刻的是與你交談的感覺。」
想要領導愿意與你溝通,就要在「每一次」的交談中,積累交流的好感度,逐漸形成愿意與你溝通的情況。以下幾個小技巧,如果你也掌握了,與領導溝通不再是難題。
01.溝通中盡量避免「模糊詞」
與領導溝通、交流的過程中,一定要記住自己都不確定的事情放在心里。畢竟上下級之間有信息差,領導獲取信息的渠道也下屬多。
對于「聽說」、「好像」、「似乎」、「可能」……這類「模糊詞」盡量避免出現,因為這會給領導一種不靠譜的感覺。
有些人因為領導問了,好像自己不說點什麼就顯得自己特別無能,于是把自己都不確定的事情說出來,這樣做會起到反作用。不僅不會增加好感,甚至可能會產生反感。
而且自己都不確定的事情說出來一定漏洞百出,如果領導就這個話題溝通下去,那會讓自己越來越被動。
02.結果先行,節約彼此時間
要知道領導的思維方式是多維度,對內處理上級安排的任務,解決下屬的問題;對外處理客戶的問題,還要應對競爭對手的威脅。
而作為下屬而言,只需要對工作任務負責,對領導負責即可。所以,領導的時間、精力要比下屬更為寶貴。
跟領導溝通時,結果先行,千萬別做鋪墊,尤其是「壞消息」的時候,可能你鋪墊都沒結束,領導早就失去了耐心,根本不想聽你繼續說下去,這樣就破壞了良好的溝通環境。
這就像你點了一份外賣,遲到了1個小時,外賣小哥才送到你面前,你是想先拿到外賣的,還是聽外賣小哥給你的講的路上的奇遇記呢?
結果先行,珍惜彼此的時間,領導如果感興趣,自然會追問,如果不感興趣,簡單介紹即可。如果是「壞消息」的話,不要解釋原因,而是先拿出解決問題的思路,才是最佳的選擇。
03.養成說話有框架、有層次的習慣
許多人都出現過這樣的狀況,跟領導說了一大堆,可是等溝通結束后,自己都不清楚自己說了些什麼。
如果領導客氣幾句,贊揚了幾句,還沾沾自喜,以為自己說的挺好,可事實上,如果真的與領導溝通十分融洽的話,領導只會跟你談論話題本身,這是一種相互的過程,別以為領導的「向下兼容」就誤以為自己說的挺好。
其實想要做言之有物并不難,要在平時養成思維框架,說話有層次的習慣即可。雖然養成這個習慣需要一個過程,但你的思維框架形成之后,就會發現不僅自己思路更加清晰,而且別人也愿意與自己溝通了。
框架很簡單,就是你要表達的內容。層次簡單理解,就是把想要表達的內容,分成幾個層次來表達。
這就像蓋樓的過程,圖紙就是框架,層次就是打地基、搭架子,然后開始蓋樓,封頂。而你溝通的內容,可以理解為素材,就是水泥、沙子、鋼筋、磚塊……
當溝通結束后,想要蓋的樓也搭建完成了。
04.把長內容,分成若干短內容
做一個小游戲,用30秒的時間,記住十個排列無序的字母,比如,JDGIQPYZCX,是否有種當時記住了,但是轉頭就會忘記的感覺。
如果把字母拆分成:JDG,IQP,YZC,X是不是更好記憶?
人的大腦對于短內容更敏感,對于長內容相對遲鈍。你想表達的內容很多,但如果分成一個個短內容,不僅人們更容易理解,也更便于記憶。
這也是許多人在溝通中容易忽略的地方,甚至可能當自己一股腦的說完之后,才發現對方早就走神了,如果是在職場上,領導沒準失去了耐心,早早就被打斷了。
如果相同的長內容,轉化成短內容,不僅有層次的達成有效溝通,更容易把握溝通中的節奏,不會因為內容太多,而導致還沒展開就已經結束了談話。
05.別玩小心思,態度要真誠
職場上與領導溝通,最忌諱玩小心思,領導長期在權力的浸泡下,對一些事情格外敏感,而且大多數領導都有過基層的經歷,或許你的想法,一張嘴領導就知道了你的意圖。
跟領導溝通不僅要站在自己立場考慮問題,更重要是站在領導的立場上說話。真誠的態度是有感染力的,領導能感受的到,根本無需媚上,用真誠就能讓對方感覺到。
不要用自己為聰明的方式與領導溝通,而是要用真誠的態度去交流。
退一萬步講,如果沒有被察覺你的小心思,也不過是得到了眼下的利益,但如果被察覺,那想要扭轉「愛耍小聰明」的印象,并非一朝一夕能改變的,甚至越做越錯,信任越來越低。
06.溝通交流懂得「留白」的意義
總有些人好不容易與領導有交流的機會,表達欲會大大增加,盡最大可能把自己優秀的一面展現在領導面前,于是「話多」的情況就會出現。
事實上,與領導溝通,要懂得「留白」只需要突出你想表達的重點即可,這就像一幅畫,要有留白才有韻味;一張照片有突出的部分,也有虛化的部分,想突出的部分才能更為明顯。
讓人有思考的交流,才更加有效,就像領導與你溝通中不會把話說滿給你留下思考的空間。同理,當你突出了重點,其他的作為陪襯的時候,領導自然也能關注到你想表達的內容。
懂得「留白」不僅是提供了再次與領導溝通的機會,同時也突出了自己主要想表達的內容。別一股腦的拋出,好像是說了挺多,但效果卻不見得好。
就像一本書如果全是重點,相當于沒有重點,最終該突出沒有突出,不該突出的反而成了主導,節奏一亂,溝通交流的效果必然大打折扣。
寫在最后
人具有社交性,而溝通交流無疑是拉近人與人關系的橋梁,尤其是職場上,讓領導愿意與你溝通,關鍵在于「每一次」的表現,如果你也能掌握以上6個小技巧,勢必會逐漸拉近你與領導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