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退休后的聰明人,往往都很會「花錢」,有3個重要原因

01

有人說:「越摳門,越幸福。」

有人懷疑:「不花錢,哪來的幸福?」

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似乎,花錢是不給自己留后路,不花錢是不懂得享受生活。

一個人退休之后,手里有退休金,也有一筆存款,就有依靠了。可是,有一些老人,喜歡走極端,要麼隨意花錢買保健品,要麼捂住口袋,連吃飯穿衣都顯得寒酸。

英國批評家塞·約翰生說過:「既會花錢,又會賺錢的人,是最幸福的人,因為他享受兩種快樂。」

對于一個老人來說,花錢的方式,決定了生活的質量,也體現了做人的智慧。

花錢和賺錢是矛盾的,也是相輔相成的。會花錢的晚年生活,與眾不同。

02

退休老人,不懂得花錢,生活毫無質量。

小品《萬能診所》里有這樣的情節:萬大夫的診所里,來了一對夫妻。

大夫問:「你們帶了多少錢?」

妻子說:「只有五百元。我們也沒有想到,這麼厲害。」

大夫說:「這樣吧,就交四百八,留二十元當路費。」

后來,大夫主動讓價,收了四百元。夫妻兩個人,感恩戴德,認為遇到了好心人。

顯然,這對夫妻被人忽悠了,還蒙在鼓里。 正所謂,被人賣了,還幫人數錢。

人老了,難免有病痛,需要花錢。可是,一些騙子抓住了這一點,套取老人的錢。

花錢是小,更可惡的是,因為亂吃東西,隨便花錢,損害了身體健康,結交了一些不明不白的朋友。

要懂得,世上沒有長生不老的人,也沒有十全十美的事情。關鍵是要看清楚,到底想要得到什麼。

如果什麼都想得到,過分追求完美,反而什麼都得不到。

人生是一個有得有失的過程,但凡得失不能相對平衡的事情,一旦做了,就有亂花錢的可能。

退休了,有一份退休金,但是你不懂得花錢,生活也會一團糟。

有句話說得好:「學會放棄,拽得越緊,痛苦的是自己。」

任何一件事,看得越重,越會讓人亂了陣腳,需要靜下來,及時止損。

03

退休老人,學會花錢,生活有滋有味。

我的一位老鄰居張阿姨,每天早晨去練太極拳,傍晚去跳廣場舞。偶爾也會和一群老人,去做一些義務表演。

張阿姨的女兒,覺得母親參加各種隊伍,肯定花了不少錢。張阿姨笑著說:「學太極拳,每個月交三十元學費,跳廣場舞,只要五元錢電費就行了。」

花小錢,讓自己參加熱愛學習的隊伍,結交志同道合的朋友,是無不裨益的。

事實上,總有一些快樂,是錢買不到的,而是生活的理念帶來的。

晚年的弘一大師,遇到多年的老友夏丏尊。一起吃咸菜蘿卜,喝白開水。夏丏尊說:「難道沒有茶葉嗎?」

弘一大師說 :「咸有咸的滋味,淡有淡的滋味。」

生活本是有滋有味的,只是我們太挑剔了,導致無滋無味。在挑剔的過程中,把錢弄丟了。

聰明的老人,懂得過隨遇而安的生活,總能花最少的錢,買到最實用的東西和最美味的食物。

比方說,在入冬的時候,厚衣服的價格相對較高,在冬去春來的時候,很多商家就打折了。多等一等,學會買打折的東西,錢就更有價值了。

比爾蓋茨說過:「巧妙地花一筆錢和掙到這筆錢一樣困難。」

順其自然變老,學會按需購買,堅持勤儉節約的生活習慣,是老年人應該有的自律。

04

退休老人,花錢的方法對了,也能賺錢。

在常人眼里,退休老人,只能花錢,不能賺錢。

其實,賺錢要從多角度去看。在老年人的生活中,也有很多賺錢的套路。

首先,堅持鍛煉身體,合理調節飲食起居的習慣,健健康康地活著。少去買藥治病,就是留住了財富,是最特別的賺錢方式。

其次,多讀書,充實自己,用自己學到的知識,去教育兒女,管好孫輩,可以為兒女創造財富,也可以讓孫輩減少一些學習的費用。

再次,懂得錢生錢的套路,得到了利息、房屋租金等,是實打實地賺到了錢,如果有機會的話,可以幫助兒女一起創業。

最后,學會感情投資,和周圍的人搞好關系,在自己走不動的時候,可以得到他們的照顧,少讓兒女操心,也是為大家庭節省了開支。

古人說:「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抓住生活的細節,把金錢和「細節」聯系起來,老年人也是大有可為的。不用金錢多少來衡量成功與否,但是可以享受到金錢帶來的福氣。

05

有道是,花錢雖易,掙錢不易,且花且珍惜。

退休了,人生自由了。但是在花錢方面,不能麻痹大意。畢竟,人的年紀越大,花錢的地方越多,總不能指望兒女派錢給你。

有人看到著名演員張曼玉去買地攤貨,很不理解。

張曼玉說:「這些衣服都是自己生活的一部分,只要穿得好看,就是有品味,其他東西并不重要。」

人啊,放下面子,過好日子,最踏實,根本就不需要花自己的錢,養別人的眼。

最后,送給退休的老人,一句祝福:掙錢就像春花,星星點點;花錢就像夏雨,紛紛嚷嚷;掙錢就像秋風,不冷不熱;花錢就像冬雪,瀟瀟灑灑。

花錢有水平,幸福無限長。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