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說職場:初入職場的新人,一定要牢記三件事,早晚出人頭地

有多大能耐,做多大事,養馬我心里踏實。——司馬懿

本期話題是淺談司馬懿養馬及職場新人必知的三件事。

1.沒有卑微的職業,只有卑微的心態

「司馬懿養馬」這一橋段,給我們做出了很好的闡明。

在東漢那個時代,養馬自然是一份賤業,是只有下等人才會去做的事情,曹操有意將養馬這個差事給了司馬懿,這在很多人眼中看來,無疑是一種羞辱與懲罰。

司馬懿才高八斗,可與當時才名顯赫的楊修所媲美,然而不得不屈從于曹操,做最為下賤且令人白眼的事情。

如果換做他人,恐怕早已羞憤自盡,然而司馬懿卻硬生生地接下來了,脫去錦衣,換上粗麻,開始做了起來。

司馬懿的這個「做」絕非敷衍了事,而是用心去做。

無論是打掃馬廄,還是給楊修牽馬,都做的極為認真,沒有絲毫抱怨,放下所有的過去與姿態,真真正正去做一個養馬員。

正所謂「在其位,謀其政」。

無論身處何等的職位,都要保持著對這個職位負責的心,不能因自己的狹隘與怨念,而玩忽職守。

現在有很多職場新人,似乎都在面臨這樣一種窘境。

一個普通大學畢業生,畢業之后很難找到稱心如意的工作,或許都要從一線做起,比如審核、客服等。

在這個時候,許多人就會認為自己苦讀多年,才學滿腹,就應該有一個高薪職位匹配自己,而不是去做一個如此平凡,一個收入不到3000元的職位,然后開始牢騷滿腹,天天哭喊著懷才不遇,陷入痛苦的漩渦,最終的結局就是幾年之后,依然如此。

其實這些現狀并不是別人造成的,而是自身釀造的。

為什麼?因為這些從一開始就哭喊著「懷才不遇」的人,從心態上就不看好這份職業,那麼更加不會為了這個職業所付出任何的努力,現實是殘酷的,只有你付出努力,才能被你的上級看到,才能給予你更多的機會去展示。

世上從沒有低賤的行業,只有低賤它的心態。如果過去將職業分為三六九等,那麼現在所有的職業都是平等的,如果將心態擺正,再普通的螺絲釘,也能發揮出巨大的效用。

任何事情都懼怕做到極致,因為極致之下,可以開啟出無限的可能。

2.隔行如隔山,先放空再收獲

「隔行如隔山」這是一句老話,但依然適用現今這個社會。

前面談到司馬懿極具才學,文韜武略皆精,然而當他走入馬廄的時候,他所有的才學似乎都用不上了,在養馬這件事上,他是一個門外漢,所以他在第一天報到的時候,是這樣做的。

司馬懿:在下拜見方總管。

方伯:管人的那才叫總管,老夫只是管著幾匹馬,當不起!你,叫什麼名字?

司馬懿:在下司馬懿,《詩經》里‘好是懿德’的‘懿’,請師傅多多指點。

方伯:還《詩經》……你讀過書?

司馬懿:識字而已。

方伯:既然識字兒,怎麼跑到這兒來了?

司馬懿:大概是因為魯鈍,伺候不好人,就來伺候馬了。

方伯:你以后就跟著小周學,去!先把外頭草料背進來!

司馬懿笑著應道:唉!

從上面可以看出,司馬懿沒有因自己讀書多,而瞧不起這里的管事,首先是上尊稱,然后又請師傅多多指點,最后又說自己魯鈍。

這三件事看似很隨意,但真正能做到的人很少,除此之外,司馬懿不但嘴上說,而且行動中也絲毫沒有落下,方伯讓他將草料背過來,他笑著應承,緊接照做,用行動去融入到這個環境中去。

當司馬懿真正融入的時候,才知道養馬也有學問,也有隱含的道理。

方伯:養馬不是只喂它吃飽,得知道它的脾性,順著它的脾性去養,但又不能慣著,你慣著它只會瞧不起你。還得調教,讓它敬你畏你又離不開你。

司馬懿:用人,可不也一樣嘛……

司馬懿若不融入,若不用心,又如何能夠悟到這些道理呢?

現在很多職場新人,一進入工作環境,就開始聰明外顯,自認為自己的見解比別人高明,指手畫腳,全無虛心之態,最后弄得自己格格不入,得罪人無數,工作也無法開展,更別提業績產出。

無論你是職場新人,還是跳槽到了新公司,首先要做的是融入,融入環境,融入公司的文化,通過細節去融入,比如公司統一使用的軟件,你要會用,統一推崇的工作方法,你要去研習并使用,真正做到虛心下來,多方學習,別人講的無論對錯都要去聽,完整記錄。 這是學習的第一個階段,先僵化。

等到你都學習完了之后,用你所學的知識去結合實際的工作,通過工作的成果與反饋,去校正你所學的,取偽存真,以終為始,去做優化。 這就是學習第二階段,再優化。

待優化完成,與實際工作不相違背的時候,可將其通過文字、圖片等方式固定下來,然后再匯報給你的領導,這就是你的學習成果,也就是工作階段性成果。 這也是學習的第三階段,后固化。

3.抓住時機,走出舒適區

以司馬懿的聰明才智,沒用幾個月,就將養馬所有東西全部學會,此時他可以稱的上是稱職的馬匹飼養員,他的生活也就此走向了安逸與平靜。

然而,他卻沒有將養馬作為自己終生的事業,而是在看時機,準備走出這里,建立一份屬于自己的大功業。

他很幸運,時機到了,汲布逃竄,曹丕為難,此時曹丕來向他問計,并做出鄭重相邀。

在這一刻司馬懿動心了,他知道自己的時機到了,此時他若能幫曹丕解決這個問題,也就真正走入了曹丕的心里,他后面的主見,曹丕才能接受,所以司馬懿回家去了解事情,去積極想辦法。

此時他的心,不是一個小小的馬廄可以裝下了。

由此引發了第三個問題,許多人曾胸懷大志,然而在工作幾年之后,他的志向徹底磨平了,他覺得現在身處在一個組長、主管的位置上,做著一份熟悉的工作,這樣就可求得一個安穩。

可是,他卻不知道的是,無論現在如何安穩,都應保持進取的心。

工作從不養懶人,這里的「懶」,一個是指行動上的「懶」,另一個是心態上的「懶」,心態上的懶更為可怕,它會讓你喪失學習的動力,喪失進取的心,最終被社會淘汰。

正所謂「安穩的不是工作本身,而是你的心態」。

隨著大量的新鮮血液在不斷涌入,你的思想若是默守陳規,那你最終的位置也會被新人所取代,屆時再尋求機會,則悔之晚矣。這就是現實中殘酷的一面。

總結

剛入職場,我們要保持空杯的心態,去學習,去成長,去增廣見聞,去磨練心性,當你工作了3年、5年之后,你就要去看這個公司是否還能讓你成長,是否還能讓你學到新知識,若不能,那你就要考慮離開,去實現自己的抱負,莫要被沒有前景的公司徹底掩埋。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