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無定價,水無常形:不管你多有錢,要改掉5種「破財」習慣,必為人中龍鳳

01

明朝富豪沈萬三有一條致富經 :「貨無定價,水無常形。」

任何東西的價格,都變化無常的,就像船在水中行駛,看似平靜的水面,也會遇到漩渦和險灘。

一個人越有錢,越要膽小甚微,別招搖過市,認為自己是人中龍鳳。

農村有句自我安慰的話:「破財消災。」損失了金錢沒有關系,只要身體健康,人生路走得通,就會有辦法東山再起。

可是,一個人連續多次「破財」之后,就會變成巨大的漩渦,導致自己很長時間走不出去,后半生都受窮。

因此,不管你多有錢,都要改掉以下五種「破財」的習慣。

02

第一,出口言錢,顯擺自己。

俗話說:「病從口入,禍從口出。」

一個人的嘴,總是動個不停,肯定不是好事。一萬句話里,總有幾句是虛假的,會留下話柄,透露自己的底細。

如果你喜歡顯擺自己的財富,那就更不可取了。你可以一時半會很威風,但是過后 一準會被小人盯上,導致你損失錢財。

「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把自己賺錢的套路說出去了,有人會搶你的飯碗;把你的收入說出去了,就是變相地碾壓身邊的人,讓人不舒服;帶人參觀你的錢財庫,就是給賊人帶路。

03

第二,結交惡友,聚眾犯錯。

在《醒世恒言》第三十四卷里,有一個叫邱長兒的男孩。母親給他一文錢,去買椒湯。

一出門,邱長兒就遇到了玩伴再旺,說:「母親讓我去買椒湯。」

再旺拉著他賭錢,就用一文錢作為賭注。剛開始,邱長兒贏了幾文錢,后來全部輸掉了。因此,兩個人扭打起來,兩家的大人趕過來,互相對罵。

有個觀點說得好 :「真正可以傷害到你的,不是別人,而是你身邊的人。」畢竟,遠方的人,想要傷害你,也是鞭長莫及。

一說起「聚眾」兩個字,我們就會想到聚眾鬧事、聚眾賭牌之類的詞語,由此可見,做人不能太合群,起碼不能到處去湊熱鬧。

主動離開那些不合適的朋友,是非不分的圈子,你的錢,才不會被他們盯著、套走。狐朋狗友,一邊吹捧你,一邊算計你,慎之又慎。

04

第三,只進不出,斤斤計較。

古代有一種器皿叫「撲滿」,只能往里面存錢,不能拿出來。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錢越來越多,并且一分錢也不花就好。這就是類似「撲滿」的做法。

古人說:「滿則撲之。」

器皿里的錢滿了,那就只能打碎才行,否則就沒有辦法使用了。

后來,聰明的人,設計了類似「撲滿」的存錢罐,在底端開了一個口子。想要用錢了,可以隨時拿出來。這就是「一進一出」的哲學。

最好的賺錢方式,不是只進不出,而是量入付出。根據收入的多少,慢慢存錢,慢慢花錢,只要年年有余,就是幸福。

因此,使勁存錢的方式,并不可取,如果一分一厘都要計較,就更不行了。

05

第四,不守家風,親人反目。

《生氣謠》里寫道:「生氣傷肝又傷脾,促人衰老又生疾。看病花錢又受罪,還說氣病治非易。」

很多人,把好的心情給了外人,把難看的情緒給了家人。這樣做,是因為他的心向著外人,把生活過反了。

比方說,一個做生意的人,請朋友吃飯,可以一次花幾千元,但是不舍得給父母一百塊錢,不愿意給愛人買一套衣服。

外人說幾句話,就信以為真,家人苦口婆心地勸導,都不聽。

事實上,把親人當成仇人的做法,是把家風敗壞了,導致人生走下坡路。

孔子說:「非孝者無親,此大亂之道也。」

不遵守孝道,不熱愛家庭,這才是禍亂的根源。

「家和萬事興」,只有和家人保持和氣,不做背叛家庭的事情,才會讓財富一直停留在家庭里,不被外人竊取。

06

第五,胡吃海喝,毀掉健康。

很多人在有錢之后,立馬會想起這樣的場景:帶著親戚朋友,走進酒樓,看著華麗的裝飾,打開上萬元一瓶的酒,點上一桌子菜,然后慢慢品嘗。酒過三巡,可以吹吹牛,顯擺自己的實力。

飯局散了,就去唱歌,看著霓虹燈在閃爍,渾身都帶勁。

殊不知,顛倒黑白的生活習慣,把健康毀掉了。一次追究

作家馮夢龍寫了一個「蔡瑞紅忍辱報仇」的故事:宣德年間,有一個武將叫蔡武,帶著一家老小去赴任,一路上夫妻兩個人對酒當歌,喝得爛醉。一伙匪人,伺機而動,把錢財擄走了,把船上的人,都趕下水。女兒蔡瑞被匪人帶到陌生的地方,過著屈辱的日子。

本來有一身功夫的蔡武,因為喝醉了,連自己的家人都無法保護。

現實生活中,因為喝酒誤事、傷身的事情,比比皆是。需要保持頭腦清醒,不要花錢買罪受。

06

《孝經》里寫道:「高而不危,所以長守貴也;滿而不溢,所以長守富也,」

想要富貴不離開自己,就要遵守道德規矩,做人知道進退。用規則來約束自己,才能持續變富。

財不露白、樂善好施、和氣生財、勤儉節約、生活自律等,是保富的具體做法,需要牢記。

積累財富的時候,一日一錢,十日十錢;毀掉財富的時候,同樣是這個道理,要防微杜漸——勿以惡小而為之。

愿你我,手里有錢,知足常樂。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