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職場,之所以你沒看到「真相」,是因為不懂「暗思維」

人們經常在討論「潛規則」的問題,好像知道了這些規則,就發現了真相。

事實上,規則就是規則,所謂的「潛規則」就是大家都知道,但沒法放在台面上講的事情。

比如,給領導送禮這件事,有些人送禮把事情辦成了,有些人送禮也會被領導退回來,甚至可能收了禮事情也沒辦成,難道找領導要回來?一旦那樣做了,以后還怎麼相處?

如果你懂得了以下幾個「暗思維」,許多事情就有清晰的方向,而不是人云亦云,盲目的跟風。

暗語:考驗是否有「悟性」

「暗語」是最常見的一種方式,總能聽到一些人說:「領導為什麼不把話說清楚,要讓下屬去猜?」

事實上,領導已經把話說明白了,而是有些人沒有「悟性」根本沒有領會精神,于是稀里糊涂的做事,導致很難達到領導的意圖,偶爾蒙對了,也不過是僥幸而已,很難長久。

因為「暗語」太多,沒辦法在這里窮盡。所以,只拿領導為什麼不把話說清楚這件事來舉例。

領導不說清楚,不僅是在給自己留退路,還是在給你機會領會精神。職位越高說話的分量也就越重,如果領導一次性把話說明白了,那就沒有余地,下屬很難有發揮的空間。

比如,領導經常會說「在不違反原則的情況下,你自由發揮……」給你做事的標準,而底線、底牌需要掌握在領導手里。在做事的過程會出現各種情況,領導可以做出調整以便調整。

有「悟性」的人,會在原則以上把事情做好,把人情留給領導。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價格問題,你報價高,堅持原則,而引導客戶去找領導,結果就是領導有了好處,也賣了人情,那麼下一步大家都心領神會,自然會給你一定的資源傾斜。

反之,領導把底價清晰告訴你,下屬照做即可,不僅沒有發揮的余地,也會把所有的退路都堵死,缺少太多的靈活性。

暗門:找到另一種實現路徑

「暗門」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走后門」,事實上,無論在生活中,還是在工作中「暗門」不過是另一種實現路徑而已。

比如,「黃牛黨」他們有自己的渠道,可以幫助你用路徑達成目標。起初自己對這些事情也嗤之以鼻,感覺有正軌路徑,為什麼要讓他們賺錢?自己這樣做了,那就是對「走后門」的縱容。

可後來才發現,有時「暗門」確實可以帶來便利,甚至可以省錢。比如,車輛年檢,檢測線門口「車托」他們很快就幫你把事情辦好了,節約自己的時間;電影票從票販子手里買票,要比自己網上買還要省錢……

類似「暗門」很多,大家實現目標的路徑不同,并非只有一條路可以走。或許有人覺得這是投機取巧,但職場上達成目標,有時會比實現過程來的更為實在。

職場中同樣如此,那條大家都能看到的路,十分擁擠,甚至可以說競爭到慘烈的地步,換種方式,另辟蹊徑,或許可以找到達成目標的路徑。

暗線:隱藏在明面的真實目的

職場上有句話說得十分深刻:「 表面是公義,心里是生意。

「明線」只是名義上的內容,「暗線」才是真實的目的,做事套上一個正當的名義,才能在實現目標時減少阻力,也是為了保護自己。

兵法講「 以正合,以奇生」,所謂 「正」就是你能看得見的,光明磊落,循規蹈矩的戰術。

所謂 「奇」就是你看不見的,藏于暗處的詭詐多端的計策,如此才能出其不意,攻其不備。一虛一實之間定勝負。人們常說的「明槍易躲,暗箭難防」就是奇謀的效果。

在工作中我們經常遇到這樣的情況,比如,因為某個下屬冒犯了領導,但是領導排擠他的時候,絕對不會說因為下屬冒犯了,而是找出工作各種不足的地方,來實現排擠的目標。

同理,如果說領導想提拔你,自然也會有各種的理由,比如,細節決定成敗值得表揚,也可以說做大事不拘小節,值得培養。

「暗線」是實現真實目標,打著「明線」的旗號來實現,同時,也是會將在大方向上把「明線」向更好的方向推進。

暗戰:錯綜復雜的職場爭斗

「暗戰」才是職場中的常態,大家都是成年人,低頭不見抬頭見,很少有人會把關系刻意搞僵,于是「貌合神離」的現象也就不奇怪了。

你以為是某個人針對你,其實很可能是一群人對你有意見。

首先,職場人的行為準則是「趨利避害」,當領導想要針對你的時,同事們不排斥你的就算是好人了;

其次,當你損害了某個人的利益時,很可能是不經意間觸及了某些「利益共同體」的重要一環,被排擠就不奇怪了;

當然這些都是「小兒科」,最后一種很可能自己都不知道為什麼別人就開始針對你了。或許只是因為你不經意間得罪了某人,而他通過價值或者利益交換,導致你身邊的人給你下絆子。

所以,職場上有句話說得好:「 在單位維系多少人不重要,那是看你的價值高低,關鍵在于看你是否得罪了多少人,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小人報仇一天到晚。

就像一張網,或許只是觸及了一個點,整張網都會撲向你,真正危機總是在看不到的地方出現。

暗器:隱藏起來的攻擊手段

「暗器」之所以稱之為「暗」是不容易讓人措不及防,找不到攻擊自己的點。

最典型的就是屬于利用「職場小人」針對你的行為,「小人」不講武德,只要能達到目的,會不擇手段,你以為是「小人」在針對你,可現實中「小人」很可能是上級的默許。

「職場小人」就像抹布一樣,用臟了可以隨時丟掉,上級以此來拉攏下屬,使下屬感恩戴德。如果沒有利益的驅使,「小人」雖然沒有底線,但也不至于見誰都想咬一口。

當然面對這種情況,也要清楚別人可以用「暗器」不等于自己不可以,最簡單也是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增加手中的「底牌」,不到關鍵時刻永遠不要「露底」。

把感情與利益分清楚,該怎樣就怎麼樣,而不是憑著心血來潮,一時沖動就「底牌」盡出。在此期間,該留證據留證據,這些自己做好,自己清楚就好,關鍵時刻才能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切都在「暗」中進行,所以,可以理解「暗器」。

寫在最后

行走職場,需要掌握一些「暗思維」,這些不過是冰山一角,只有在不斷的交學費中慢慢體悟,曾經聽到過一句話:「成長的路上,教育和教訓是就像是兩條腿,帶著你走向更遠的地方。」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