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家庭,越來越興旺會有的4個征兆,早晚是后半生的福報
家庭興旺本質上是成員的成功。俗話說:「貨比貨不能要,人比人沒法活。」比較永遠都會令人失望,畢竟在這個世界上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雖然我們都是獨立的個體,但想要在這個社會上立足扎根,單憑個人能力還遠遠不夠。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就會慢慢悟透:一個人想要有長遠的發展,離不開強大的背景。而那所謂的背景指的就是家庭。
家庭的興衰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個人的命運,家族興旺便是起點高,家族頹敗便是起點低。面對現實我們不得不承認起點的高低對任何人而言都有著深遠的影響。
一個人出自怎樣的家庭,往往就會有那樣的命運。這世間萬物皆有跡可循,因果是誰都逃不掉的宿命。
人一出生便與其原生家庭有了千絲萬縷的聯系,并且這種「聯系」將影響他的一生。那些看不到的情感和氛圍要比看得見的規則更能影響人生。
家庭興旺,后代輕松。一個家庭越來越興旺的4個征兆,你家有幾個?
生活環境整潔
老話說:「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掃天下確實難,但掃一屋卻是每個健全之人都能輕易做到的事情。
如果在一個家庭中,人人皆懶散,不愿意承擔責任,更不愿意為建設家庭做貢獻,那麼這樣的家庭想要興旺實在沒有可能。
環境是內心的映射,那些生活在雜亂環境中的人,往往做起事情來也丟三落四,而生活在整潔環境中的人,無論做什麼都有條不紊。
這就像我們在一條十分干凈的街道上行走,若手中有垃圾,第一反應會找垃圾桶。若身處滿地垃圾的街道,則很容易「入鄉隨俗」隨手一扔。
當然,并不排除有些人個人修養較高,無論身處怎樣的環境都會堅守自身的原則。可對于大部分普通人而言,環境真的能夠引導行為。
惡性循環是頹敗的開端,良性循環是興旺的起點。家庭環境對生活在其中的成員影響深厚,生活環境越整潔的家庭,成員的素養便越高。
成員關系融洽
《禮記》有云:「父之篤,兄弟睦,夫妻和,家之肥也」。在一個家庭中,父母子女之間的關系親近,兄弟姐妹和睦同心,夫妻恩愛不疑,家庭必將興旺。
在漫長的人生中,家對一個人的影響是深厚的。擁有一個溫暖的家庭,很大程度上就能擁有一段美好的人生。
現實生活中,有太多人根本意識不到家庭的重要性。天真地以為個人是個人,家庭是家庭,所以家庭成員之間的紛爭并不會影響個人的發展。
而事實上,大部分人都會在潛意識里對自己的人生下定義。
生活在糟糕家庭環境中的人會不自覺地給自己評價過低。尤其是父母長期爭吵,在這樣的家庭中成長起來的子女要麼性格暴躁,要麼軟弱可欺。
小說家德萊塞說:「和睦的家庭空氣是世界上的一種花朵,沒有東西比它更溫柔,沒有東西比它更知道把一家的天性培養得堅強、正直。人生真正的幸福和歡樂,浸透在親密無間的家庭關系中。」
成員關系不和睦的家庭,必衰敗。此為天道。
錢財不再省著花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家庭能夠希望發達,因為興旺的家庭可以給成員帶來豐厚的福報。
就拿最現實的經濟來說,興旺的家庭物質基礎豐厚,不會為了一碗粥半碟菜而發愁。而衰敗的家庭則常常為果腹起紛爭。
一個家庭變得越來越好之前總會有征兆。不再省吃儉用,就是征兆之一。
相信大家對這句話并不陌生,錢不是省出來的。但若為生活所迫,不省錢又根本不可能。
所以省錢的原因有兩種,一種是不得不省錢,另外一種是性格使然。
該花的錢一定要花,越省反而越窮。會賺錢靠的是本事,會花錢憑的是格局。
有眼光的人會將錢花在刀刃上,沒眼光的人要麼過分節儉,要麼格外鋪張。
當你的家庭中的錢財不再省著花的時候,一方面說明了經濟情況有所好轉,另一方面還說明了思維認知得到了提升。
即將興旺的家庭在經濟上不會太節省。
注重認知的提升
家庭是否興旺,靠的從來都不是一個人的戰斗。個人能力再強也很難拉高家庭成員的整體水平,想要整體提升的家庭必須注重成員的教育。
對一個家庭而言最大的悲哀,不是貧窮,不是落后,而是對子女教育的不注重。
曾聽過這麼一則故事,有人問放羊娃:「孩子你放羊干啥?」
放羊娃說:「放羊賣錢。」
「那你賣得的錢干什麼用呢?」
「娶媳婦!」
「為什麼要娶媳婦呀?」
「生娃,然后讓他繼續放羊。」
看吧,這就是認知的力量。 如果一個家庭不注重認知的提升,那麼它將始終陷在無窮無盡的悲苦之中。
注重成員認知的提升,是在為家庭埋下興旺的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