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問題不要給思維設限:兩個靠「逆向思維」解決問題的小故事!手段很厚黑,但出奇制勝
兩個靠「逆向思維」解決問題的小故事!手段很厚黑,但很有啟發性;善于逆轉思維,懂逆向思維的人,到底有多可怕,又有多厲害?這兩個小故事告訴你。
故事一
和珅大家應該都知道,他是清代的大貪官,是最受乾隆皇帝信任的寵臣。和珅是很聰明的,在為官上也是很有手段的,不是完全靠邀寵媚上,當然,他的聰明和手段都是很厚黑的。
話說乾隆朝的某一年,全國鬧起了大范圍的饑荒,可以用餓殍遍野、赤地千里來形容,很多老百姓都吃不上飯了,生活在水深火之中。乾隆皇帝急調糧食,施粥救濟災民。
但就是在這種危機的情況下,和珅居然幹下了一件極其缺德的事情,那就是往往賑災的粥裡面摻沙子。
有官員看不下去,氣憤之下,把這件事捅給了朝廷,滿朝文武為之譁然,和珅迅速成為被集火的對象,眼看就要小命不保。可結果,和珅卻是安然無恙,是乾隆皇帝包庇嗎?
並不是,而是和珅的這種做法居然贏得了災民的真心感激,是真正救了災民,不僅無過,反而有功。
這是怎麼回事呢?原來,事情被爆出來後,和珅只在朝上說了一句話,就讓攻擊他的大臣們無言以對了。和珅說:摻了沙子的粥,只有餓極了的真災民才會喝,而那些摔碗罵人的,都是濫竽充數,都是搶災民飯吃的假災民。
即便和珅這樣說,這裡也並不否認和珅的缺德,也不是替和珅這個大貪官有任何的洗白。但是,和珅在解決問題時的這種逆向思維,的確又是很有啟發性的,儘管他的手段很厚黑。通過這種逆向思維,的確是讓真正的災民喝到了粥。
這個小故事帶給我們的啟發就是: 在解決問題的時候,不要總是正向思維、順向思維,不要給自己的思維設限,只要能解決問題,那麼用點不同尋常的手段,只要不違背原則、不觸及底線,也是可以的,尤其是面對難以解決問題或者難以對付的人時,更要能逆轉思維,出奇制勝。
故事二
說是有一位朋友移民到了澳大利亞,在買房的時候和當地人產生了糾紛,鬧到要打官司的程度。朋友就對他的律師說,你看這場官司要贏的話,是不是得把法官請出來吃一段飯,給他送點禮品。
律師聽了,立馬阻止說:這萬萬使不得,給法官送禮,不說法官肯定不收,官司必敗無疑,因為這就證明你理虧呀。另外,還很有可能因為這件事吃官司,你可千萬別胡搞呀。
過了幾天,律師給朋友打電話說,官司很順利地打贏了。朋友聽了,並不怎麼興奮,回了一句:我早就知道了。律師聽了,非常好奇,你怎麼知道的,你是不是做了什麼?
朋友說:是呀,我就是給法官送禮了。給法官送禮,竟然還贏了官司,這違背了律師的認知,認為朋友是在開玩笑。朋友接著說:我的確給法官送禮了,不管是以對方的名字。
這個故事中,朋友的手段也是很厚黑的,是完全不值得提倡的,而且,就故事來講,也有很多的破綻,國外法律的漏洞肯定是沒那麼好鑽的。
但通過這個故事,想強調的也是逆轉自身思維,發揮逆向思維的可怕與厲害。不難看出,這種逆向思維,就是 逆轉已知事物的方向,對事物的功能、結構、因果關係進行錯位組合,從而達到自己的目的,比如故事中的朋友,在知道送禮給法官會輸官司後,就把送禮方換成了對手。
上面兩個故事中的具體手段肯定都是不正確的,太過厚黑,但卻也充分體現了逆向思維的可怕與厲害,很有啟發性。就像《逆轉思維》這本書中說:掌握逆向思維,做一條反方向遊的魚,無論遇到什麼問題,都更容易解決;無論做什麼事情,都更容易成功。
反向思維屬于逆轉思維,但逆轉思維並不是只有反向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