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過十五光明少,人到中年萬事休:人到中年不想上班,要為自己留好「3條退路」,才能沒有后顧之憂
《增廣賢文》中有云:「月過十五光明少,人到中年萬事休。」
意思是,月亮過了十五后,光明就會越來越少,而人如果到了中年還一事無成,也就很難再有什麼大的作為了!
確實,中年以后各方面都趨于穩定,尤其孩子長大成人后,更是不想上班,也不想和人交往,陷入迷茫的困境。
可現實是生活再難,一切都還得繼續, 你只要做好以下幾件事,未來才有幸福可言!
1、照顧好自己
記得先前刷到過一條微博,
說在能給人造成壓力的99個漢語詞匯中,「中年」二字,就排在第三位。
人到中年,不僅上有老下有小,夫妻關系還日趨平淡,身體和內心都經歷著巨大的考驗。
長期的負面情緒更是容易引起內分泌失調,讓人進入亞健康狀態,出現失眠、心悸、耳鳴等一系列癥狀,最后引發各種疾病。
我當年剛工作時,有位領導就突發疾病被送入ICU,過了整整兩個多月才回到崗位。
原因也很簡單,中年以后背負太多壓力焦慮成疾,而他那個家也差點分崩離析。
再后來,他對我們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
「千萬要愛惜自己的身體,如今生病的成本真的太高了。」
是的不得不承認,人生最重要的就是為自己負責,工作沒了還可以再找,可身體垮了就徹底垮了。
沒了健康這個1,后面再多的0也沒有意義。
所以,任何時候都請照顧好自己,有條件就多歇一歇,或者換個輕松點的活兒。
其實人到中年不想上班,也不只是消極,而是開始變得「知足」了。
要記住,只要每天都開開心心,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你的狀態也將變得越來越好,日子也會沉穩向上。
2、精簡朋友圈
前兩天,和幾個好友喝茶聊天時,阿亮的電話突然響起。
從斷斷續續的話語中,聽得出來是有人邀請他吃晚餐,阿亮很委婉地拒絕了,說改天再約吧。
我們相熟多年,他一直對晚上的飯局忌諱莫深,對那些關系一般人的邀請,更是次次婉拒。
用他的一句話來說就是:
「到了我們這個年紀,就該慢慢減少社交了,那些飯桌上認識的人大都不靠譜。」
后來慢慢地,我也開始試著精簡自己的社交圈,刪掉了些可有可無的好友,人都輕松了不少。
不少事實都證明,人到中年,社交越少,活得越好。
世人匆匆忙忙,多數就像是列車上的乘客,在陪我們走過一程后,各自分離,奔赴屬于自己的終點。
真的,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要去深交的。
作家雪小禪也曾說過:
「人到了一定年紀,是往回收的。收到最后,三兩知己、一杯淺茶,把生活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記住,人到中年,不必把所有人都請進生命里,有三兩知己,便足以慰平生!
3、看護好家人
曾有人問:「為什麼我們總把最壞的情緒,留給自己最親近的人?」
答案其實很多人都清楚。
尤其是到了中年,承受著來自四面八方的壓力,無處宣泄,家人便成了「替罪羔羊」。
同事劉哥,就是身邊出了名的窩里橫。
去年,他好不容易升了職,可能隨之壓力也大了不少,因為怕影響自己在公司的形象,就把火撒在了家里。
隔三岔五就和妻子吵一架,孩子稍微動靜大點,他就怒火中燒甚至大打出手,似乎根本沒把誰放在眼里。
聽說他老家的父母趕來勸說,都被他晾在門外。
結果還沒到年底,公司就傳開了劉哥失婚的消息,原因大家也都是心知肚明。
可從那以后,他就像換了個人,不僅外表邋里邋遢,還變得異常沉默,落魄不已。
有一次在酒后,他才吐露真言:
「人到中年,最幸福的事就是家庭幸福,你們一定要好好珍惜自己現在擁有的,別像我一樣,把自己鬧得眾叛親離。」
是啊,血脈間的羈絆,就是我們生而為人,最好的證據。
只有與家人和氣相處,有家人在背后支撐,生活才有生氣,日子就會越過越好。
請記住,人到中年,贍養父母,照顧好妻子兒女,便是最大的炫富。
三毛曾說:「人生就像三道茶,第一道甜似愛情,第二道苦若生命,第三道淡如清風。」
這最后一道茶,象征的就是每個人的中年階段,甜苦交加,愛恨相隨,最后歸于平淡。
如果你不想上班了,也不想與人交往,并不全是壞事,做好上面幾件事,把握當下,就是最大的福氣。
所以,中年以后請多保重身體,縮小圈子,減少不必要的社交,把愛留給對的人,生活自然美。
要知道, 中年也是人生另一個階段的開始,千萬別虛度了春秋。
與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