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東坡傳》:想要在職場上生存,掌握4點重要啟示,早晚如魚得水

蘇東坡其人,或許真的不適合做官。

舉個例子,在杭州做太守的時候,當地風景優美,各方面條件都不錯,又有兄弟子由,老友張方之在附近,按說已經算是非常美好順利的官場生活了。

可是蘇東坡放蕩不羈的個性,總要寫些對朝政不滿的言論或詩詞。最終結果就是,一次又一次惹怒當權派,而他自己,也一次又一次被發配,從湖北黃岡,到廣東惠州,最后到不毛之地海南島。

只能說「性格決定命運」,這些結果,都不是蘇東坡想要的,但他卻一次又一次因為自己這樣的性子,得到這樣的結果。

說到這里,想起中國歷史上另一位有名的大詩人李白。

李白也是一樣,初到長安就名聲大噪,受到很多人的歡迎,也受到唐玄宗的重視,給了他職位。

可是,正如蘇東坡一樣,李白的性子,也不適合做官。

他狂放不羈的秉性,在令高力士給他脫靴,楊貴妃給他研磨這件事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最后,得罪了唐玄宗身邊最當紅的兩個人的李白,只能黯然離開長安。

蘇東坡和李白,都是恃才傲物的大文豪,但是,在官場上,他們卻是同樣的不順。

所以我覺得,對他們兩人這樣的性格來說,與其來官場上謀發展,不如就做一個瀟灑不羈的文人,更自在,更符合自己的天性。

從李白和蘇東坡的經歷,最少可以給我們四個啟示:

1、你想要什麼結果,就要去做相應的事情;而不是,種下豆子,卻想要得到瓜,這怎麼可能呢?

蘇東坡身在官場,卻在不停地寫一些令當權派頭疼的、反感的言論,就這,當這些言論交上去,他還在和家人悠哉游哉地游湖,而沒有想到這樣做可能帶來的后果。只能說,政治覺悟太低,對職場也太過理想化。

2、性格決定命運。

對于我們現代職場人來說,在進入職場的時候,先了解自己的長處和短處,擅長什麼,然后再把自己放在合適的位置上,可能更合適。

蘇東坡和李白,都是世人公認的大文豪,大詩人,但卻未必是一個適合官場的好士子。因為他們兩人的性格中,都太多放蕩不羈,不受約束的因子,所以在一個滿是規則的職場上,未必能適應。磕到碰到,實在難免。

3、不管你是大文豪還是叱咤商海的商業巨子,也不管古代還是現代,一個人都要為自己的缺點買單。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也都有自己的缺點。能夠認識到并規避自己缺點的人,實在少之又少。

所以太多人,只能在享受自身優點帶來的好處同時,也承受自身缺點帶來的壞處。這是人性使然,誰都難以避免。

4、審時度勢,認清形勢也很重要

身在職場,除了要認清自己的優點與短處,還要認清形勢,看清現實,這樣才能發展的更好。

蘇東坡的職場生涯,就是個很好的例子。

既然局勢由別人掌控,你明知道開口說了也是白說,為什麼還要說呢?

自己并沒有改變形勢的能力,卻還要不分情勢地開口,不是給自己找不痛快又是什麼?你倒是一時口頭爽了,可是帶來的結果,卻要你和你的家人,甚至關心你的人共同承受,這樣真的合適嗎?

在現代職場上也是如此。如果當下形勢不利于你的才干發揮,那麼要麼你換個地方,要麼蟄伏下來,鍛煉能力,都是可以。

可是如果認不清形勢,明知道這里不是你可以施展才干的地方,卻還要強出頭,出風頭,估計只會令自己陷入更加被動的境地。

寫在最后

總而言之,從蘇東坡和李白的例子可以看出來,無論是古代還是今天,在職場上發展,如果能及時認清自己,看清形勢,然后再結合自己的優勢去努力,可能就會得到更好的結果。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