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生意,真正能做大做強、賺大錢的人,往往有一種膽魄,注定財富自由

一個猶太人的經商故事告訴你:做生意,真正能做大做強、賺大錢的人,往往有一種膽魄,你有嗎?這種膽魄就是——敢為天下先!

來看這個故事:

提起大衛·薩納福這個名字,你或許很陌生,但你要是知道就是這個人,把收音機、電視機帶進了千家萬戶,你應該就對這個人很感興趣。而大衛·薩納福這位猶太大商人的成功,靠的就是敢為天下先的膽魄!

1912年,薩納福在馬可尼公司當無線電報務員。一天,在他值班時,突然收到了鐵達尼號郵輪沉沒的消息。那時,無線電的用途僅限于一些特殊范圍,與一般人他們的家庭生活是無緣的。薩納福敏銳地意識到,無線電技術大普及的時代就要到來,于是,心中便有了「使無線電廣播大眾化」的大膽念頭。

不過,因為受到「一戰」的影響,薩納福的這一念頭在戰后才逐步實現。薩納福改進了發射機,開始推廣收音機,并組織了國家廣播公司,使美國的無線電廣播事業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

然而,不是人人都有這種敢為天下先的魄力。當薩納福提出研制小型收音機時,他手下幾乎所有的技術人員都反對。「這是不可能的。」他們說,「把收音機縮小到能隨意搬來搬去,甚至提在手上滿街跑,這簡直就是白日做夢!」

「我們的公司要有大發展,就一定要做到這一步!」作為一個膽過人的猶太大商人,薩納福寸步不讓。

「當年,無線電波能在空中傳播,被多少人認為是幻想?我們要創辦一種事業,必須在不可能中求可能,必須要有敢為天下先的膽魄。我認為,我們有優秀的研究人員,沒有我們辦不到的事,只是先要做到一件事——把‘不可能’三個字從腦袋里去掉!」

薩納福如愿以償,這一計劃成功了。由此,他就任美國無線電公司(以下簡稱RCA)總經理,但這只是他事業的開始。

薩納福上任不久,就趕上了美國經濟大蕭條。在經濟危機的風暴中,使企業保持不垮,已屬奇跡,而薩納福在引導公司渡過難關的同時,又著眼未來,開始研制新產品。

在生意極其萎縮的情況下,薩納福毅然決定,將RCA所能動用的全部資金,都投入電視機的研制中,以期這種「用看代替聽的機器」能將RCA帶入一個全新的境界。這種敢為天下先的魄力,實在令人佩服。

薩納福是在飯桌上,從兒子口中第一次聽到「電視機」這個名詞的。1926年,愛達荷州一位名叫哈羅霍斯的少年,在埋頭研究電視機的事,被人們當神話一樣傳說。

「爸爸,什麼叫電視機?」6歲的兒子問薩納福。

「電視機?」薩納福對這個愛提問的兒子常感到頭疼,「是你自己創造的名詞吧?我可從來沒聽說過。」

「不是。有人說,哈羅霍斯正在研究它,這個小孩可真了不起!」

「是嗎?有什麼了不起,你說說。」

「他們說,可以把人送到很遠很遠的地方去。」

薩納福對兒子的認真忍俊不禁:「那和輪船、飛機有什麼不同?」

「完全不同,」兒子著急了,「他們說,人坐在家里不動,別人在很遠的地方就可以看到他。」

「什麼人告訴你的?」

「老師說的。他們說那種機器可以把人和東西送到每一個角落。」

薩納福驚呆了,自言自語著:「真是個了不起的設想,圖像再加上聲音,如能傳播出去……」

薩納福立即意識到電視機廣闊的發展前景,于是邀請諸多專家,合作開展這項研究,一刻不停地展開了工作。

薩納福全力發展電視機的決策,遭到公司高級人員的一致反對,他們不愿意在不景氣的時候再進行風險投資。

只有膽魄過人的薩納福明白,時間就是勝利,勝負之分,僅在孰快孰慢。

薩納福力排眾議,敢為天下先,實施了他獨斷專行的作風,投入巨額研制費,研制成一台完整的電視機。

然而,因為「二戰」的爆發,公司轉型軍需用品,薩納福本人也被征入伍,電視機的生產被擱置下來。

在服役期間,薩納福以企業家的精神又大露頭角,他制訂了一套無線電廣播計劃,用于開展戰時宣傳。

「二戰」結束后,已有將軍銜的薩納福一回到RCA,馬上下令研制彩色電視,他敏銳地看到,彩色電視機取代黑白電視機的日子定會到來,盡管當時黑白電視的生產才剛剛起步。

這一計劃,又引起了很多人的反對,大家認為那根本不可能的,何必浪費金錢。

薩納福在花了近1億美元的研制費后,終于用事實讓反對他的人們啞口無言。又一個幻想實現了。

猶太商人薩納福的故事告訴我們,做生意,真正能做大做強賺大錢的人,往往都有敢為天下先的膽魄,不管是在產品創新,還是緊跟時代潮流和風口,都能比別人更快一步!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