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聚會每人500,土豪巧遇留級生,結賬時被免單,友情需要經營

國慶節小長假,只有部分同學回到家鄉。阿強作為當地的「土豪」同學,本著廣交人脈的原則,想張羅搞一個同學聚會,一來可以讓同學聚一聚,二來可以從大城市同學那里發掘一些商機。

阿強在同學群里發出倡議:歡迎外地同學省親,咱們搞一個同學聚會,兄弟不才,今年賺了一點小錢,本次聚會的費用由兄弟全部承擔。阿強的發言,如同在平靜的湖面投下一粒石子,立即激起了漣漪。

班長第一個發言:感謝阿強的倡議,我們積極響應。為了遵循人人平等的原則,我建議費用還是實行AA制吧,每人預收500元,多退少補。大家覺得如何?群里頓時熱鬧起來,大家紛紛對阿強表示感謝,全部支持班長的提議。

同學聚會就安排在當地的大酒店,從外地回來了7位同學,本地還有6位同學,擺了一個大包間,飯菜酒水定的標準也比較高。總體來說,同學聚會安排的比較場面。畢竟在這個消費水平并不高的城市,人均500元的費用,完全可以安排高檔的水準。

因為口罩因素,大家已經三年沒有聚會了,這次從外地回來的同學比較多,大多數的同學這次都不回來了。阿強和班長主持這次聚會,氛圍還是比較和諧的。當然了,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同一起點的同學畢業后就分化了,有的混得好,有的混得一般,也有的混得很差。

酒過三巡,混得好的同學借著酒勁,難免有些炫耀。男人都喜歡吹牛,生怕別人瞧不起。女人都喜歡顯擺,生怕別人不嫉妒自己。當然了,這也是人之常情的自然規律,在酒精的催化之下,骨子里的人性自然被釋放出來。

阿強是當地同學中混得最好的,開了一個工程公司,有一些門路,賺了不少錢。大城市回來的同學都戲稱他為「土豪」,阿強也樂呵呵地聽著,頗有自豪的神情。

阿強中途出來上衛生間,正好遇到一個熟悉的身影,仔細一看,是班里當年的留級生林子。林子當年留級之后,同學都忙著沖刺大學聯考,互相之間就再也沒有聯系了,也不知道林子這些年混得怎麼樣?

林子呢,穿著一件舊衣服,上面水淋淋的,步履匆匆,路過包廂門口的時候,正好跟阿強撞了一個滿懷,兩個人都認出了對方。阿強喝了不少酒,還給林子一個熊抱,死活把林子拖進了大包廂。

阿強大聲給同學介紹:這是林子,咱們班的同學,就在班里呆了大半年,大家還認識不?大家都愣神了,仔細打量著林子,紛紛拍腦袋喊,想起來了,想起來了。有位同學還開玩笑:林子,你當年不稀罕我們呀,高二下學期不理我們了,比我們可多享受一年的少年時光啊!

阿強問林子,你剛才急匆匆地干什麼呢?林子趕緊解釋:剛才,四樓衛生間跑水了,我去看看。阿強明白了,連忙安慰林子:我也不知道你在這里當維修工,否則,同學聚會就通知你了。你趕緊來坐吧,份子錢就不用交了。咱們好好喝一杯。

大家紛紛附和,都熱情地勻出一張椅子,讓林子坐下來,跟大家一起喝幾杯。林子當年跟他們都在沖刺班,后來因為生病耽誤了學業,實在跟不上沖刺班的學習進度,就主動留了一級。后來大學聯考也沒發揮好,考了一所大專,畢業后回到家鄉創業。

林子跟高三沖刺班的同學不太熟悉,畢竟留級了,所以,坐在那里也沒有太多的共同語言。同學們倒是對他很熱情,當然了,這里面體現出一些優越感,畢竟人性中對混得不如自己的同學都有一些寬容感。

林子喝了幾杯酒,聊了一會兒天,就準備轉500元給阿強。同學們覺得阿強混得不如意,堅決不收。林子坐了一會兒,對班長和阿強說,自己確實還有一些工作要做,先走一步。同學也沒有挽留,畢竟林子留過級,跟他們已經不是一路人了。

酒足飯飽之后,阿強非要買單,班長和其他幾位男生拉住他,堅持要AA制。這個時候,服務員進來,看見他們在爭執,趕緊大聲說:你們不用買單了,我們林總已經交待過了,這桌免單了。

滿桌的同學都愣住了,都問:林總是誰?服務員奇怪地反問:剛才,從你們包間出去的林總啊,他是我們酒店的老板。四樓衛生間跑水,有關部門來檢查了,他去協調了。特意囑咐我:這一桌是他的好同學,全部免單。

PS:原來,林子大專畢業后,回家鄉創業,憑借著他低調務實、艱苦奮斗的作風,很快打開了局面,擁有了幾家產業。剛才,聽說酒店跑水了,他換上工作服就跑來了,親自指揮工人搶修。

PS:同學聚會,聚的是友情。友情難忘,你對同學好,同學就對你好。友情,也是需要經營的,更是需要雙向付出的。你們說,對嗎?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