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強者,是深藏不露的人,有4個重要原因

01

古人說:「君子之才華,玉韞珠藏,不可使人易知。」

能夠贏到最后的人,并沒有特別的能耐,只是勤于思考,善于觀察,低頭走路而已。

成功了,從成功走向成功;失敗了,大不了重頭再來。

時光總是把人拋。與其喧嘩,不如寧靜致遠。

因此說,一個人變強,是從深藏不露開始的。

02

第一,困頓時,藏「局」。

曾國藩說過:「謀大事者,首重格局。」

任何一件事,你要做成功,就得有方向。否則你越折騰,就越會失敗。

當我們的人生,不知道何去何從的時候,一方面是能力有限,另一方面是失去了方向。因此,你得把方向的問題搞清楚了,再去行動。

《北史》里記載,北周的大將賀若敦帶兵去攻打陳國;陳國的將領侯瑱出兵抵擋。

兩軍在湘州一帶相遇。

因為路途遙遠,賀若敦攜帶的糧草不夠。加上秋雨綿綿,導致水路不暢,運送糧食成為了困難的事情。

沒有了糧食,士兵就會恐慌,也很容易被對方看出破綻。

賀若敦安排大家做了很多土堆,上面覆蓋一點點糧食;修建了一些能長期居住的房子。還帶著當地的人來參觀。通過當地人的傳話,讓侯瑱認為,這是「持久戰」的開始,不敢輕舉妄動。

僵持一年多之后,侯瑱就堅持不住了。

真正的強者,走一步看十步。不能因為當下有困難,就做一些「腳痛醫腳,頭痛醫頭」的事情。

考慮問題越長遠,做事就越堅定。也許,困難一時半會無法解決,但是一定會看到希望。

03

第二,混亂時,藏「身」。

在局面混亂的時候,很多人急著去戰勝對手,總以為可以「振臂一呼」,所有的人都會跟隨。

事實上,只有保持一種「眾人皆醉我獨醒」的姿態,才能找到最佳的成功方法。變數越多,你越要有定力。

東漢時期,光武帝劉秀派將軍王霸、馬武去討伐地方勢力周建。

周建派蘇茂帶兵迎戰。

馬武和蘇茂面對面作戰,馬武一心想著,只要王霸趕來救援,就高枕無憂了。但是王霸卻按兵不動,說:「等雙方都很疲憊的時候,再決定吧。」果不其然,王霸的戰術,取得了成功。

俗話說:「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很多時候,我們要做「漁翁」。先要觀察局勢,等大家都疲憊了,機會就來了。過早卷入到是是非非之中,反而會失去機會。

每個人都有表現欲,希望能夠出類拔萃。這是人性的弱點,需要避開。想要成為強者,就要藏住身體,避免出現「槍打出頭鳥」的情況發生。

04

第三,煩惱時,藏「氣」。

每個人都有生氣的時候,甚至會火冒三丈。

工作中,上司安排了很繁重的任務給你,但是獎金卻很少。你會覺得,自己遇人不淑,甚至有離職的想法。

家庭里,父母責備了你,愛人嫌棄你收入太少。兄弟姐妹都在爭奪家財,還不愿意幫助你,想起來就一肚子火氣。

朋友之間,也會互相算計,讓人防不勝防。當你看清朋友之后,心都冷了一大截。

人生路上,遇到阻礙你的人,你也會生氣,認為老天爺太不公平了。

有句忠告:「別去踢那塊石頭,你的腳會很痛。」

當你氣嘟嘟地踢一塊石頭的時候,石頭紋絲不動,但是腳卻很痛苦。這是很不劃算的事情。

培根說過:「尋求報復的人使創痕常新,如果不是這樣,那麼創痕早就痊愈了。」

看過這樣一個故事:蘇格拉底正在和朋友交談的時候,他的妻子怒氣沖沖地走過來,把一盆水澆在他身上。

他說:「我知道,打雷以后,必定會下大雨的。」

一句幽默的話,讓朋友們笑了,也體現了做人的修養,并且維護了家庭的和氣。

把「氣」壓下去了,一切沖動的事情,都不會發生了。你的內心會很平和,也能更加專注地去做事了。

05

第四,低谷時,藏「苦」。

朱光潛說過:「一切需要時間沉淀的美好,都值得我們耐著性子去等待。」

三國時,魏國的大臣司馬懿,出道之前,一直在讀書。

曹操請他出山,他推辭了,繼續讀書,并且努力裝病。

曹操稱霸之后,他才出山,并多次和諸葛亮交鋒,功勞顯著。

再后來,曹丕繼位,封司馬懿為副宰相,接著又加封撫軍大將,大權在握。

當一個人羽翼未豐的時候,就表現出強大的樣子,很快就會被人碾壓,失去繼續成長的機會。因而,一個人越要強大,越要不動聲色地成長。

「金蟬定律」告訴我們,能夠一飛沖天的人,都會蟄伏很長時間,還要有幾次蛻變的苦。在自己還沒有經驗的時候,就要保持低調,甚至是躲起來。

社會上,真正有實力的人,都在「悶聲發財」;那些炫耀財富的人,反而是窮人。區別就在于一個「藏」字。

06

泰戈爾說過:「天空不留痕跡,飛鳥已經掠過。」

振翅高飛是每個人必須做的事情,但是高飛的方法,一定要隱藏起來,這不是害怕,而是盡量繞開對手的糾纏和碾壓,避免引起別人的憤怒。

大山藏住了山澗、溪流、巨石、峭壁、深林,因此巍峨入云;大海藏住了魚蝦、海溝、暗河,因此寬廣無垠;一個人藏住了喜怒哀樂、成功失敗、智慧身體,因此高深莫測。

做一個和顏悅色的人,是應有的自律。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