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的一段采訪,讓「籃球女孩」重新回到了大眾的視線中。
這個曾經將半截上身套在半個籃球中,靠著一雙手在大山里行走的女孩,就是錢紅艷。
如今,她早已從「籃球女孩」蛻變成「水中飛魚」,還在國內外比賽中斬獲多個獎項。鏡頭前的她,是一名游泳運動員,也是一位殘聯工作者。
面對采訪,輪椅上的她微笑且堅定地說:「我現在的目標,就是以后能夠認真工作,接觸更多的殘障人,以后對他們能有一些幫助。」
即使厄運降臨,被生活一次次擊潰,錢紅艷依然憑著忍耐和不屈, 一路逆風前行,改變了自己的人生軌跡。
路遙曾說: 「人的生命力,是在痛苦的煎熬中強大起來的。」
人生在世,把怎樣活著看得比活著更要緊,才能在不斷的克服和重建中,活得堅韌而精彩。
面對命運的劫難,照單全收
1996年,錢紅艷出生在云南省陸良縣的一個小山村。父母是本分的農民,一家人靠種地為生,生活雖然清苦,卻也幸福溫馨。
然而,無憂無慮的童年時光,卻因為一場意外戛然而止。
4歲那年,她和小伙伴在路邊一起玩耍,一輛疾馳而過的大貨車將她直接卷入車底。隨后,一聲急促的剎車聲,響遍整個寂靜的山村。
這短暫的幾秒鐘,徹底改變了她的人生,讓一家人的生活如墜深淵。
家人驚聞噩耗趕到現場,發現錢紅艷的大腿被碾碎,命懸一線。看到倒在血泊中的女兒,母親差點暈過去。
小錢紅艷被送到醫院搶救,醫生多次下達病危通知書。父親拿著手術協議書的手一直在抖,費了好大勁才簽下自己的名字。
醫院的走廊冷冷清清,時間漫長得就像過了一個世紀。
當醫生問父親:「是保住孩子的命還是保住腿?」
這位堅強的農民漢子,心再次被狠狠揪住了一塊。他忍著巨大的悲痛,義無反顧地選擇了前者。
出院的時候,父親抱著錢紅艷的半截身軀,每一步都走得異常沉重。
回家后,年幼的錢紅艷嘗試掙扎起來走走,可她發現無論怎樣努力,下半身都毫無知覺。躺在床上,揮散不去的恐懼和痛苦,才逐漸露出猙獰的一面來。
疼痛與孤獨交織,日子一天天地溜走。小紅艷每天趴在窗邊,看著曾經一起玩耍的小伙伴在嬉戲打鬧,心里充滿了落寞。
看著孫女每天悶悶不樂,為了讓她能走出家門,疼愛她的爺爺想了個辦法:把舊籃球從中間切開,墊上棉花后套在她的身下,還特制了一對「木手墊」幫她「行走」。
一個破舊的籃球,支撐起了錢紅艷重新站起來的夢想,也給了她重新面對生活的希望和底氣。
從此,在泥濘不平的山路上,經常能看到一個小小的身軀,用手撐住身體慢慢移動。
開始的時候,錢紅艷「走」得很不順利,摔得身上青一塊紫一塊。即使手被磨破了,仍咬著牙前行。
歲月給予了她苦難,也賜予她堅強與不屈。
轉眼到了上學的年齡,在殘聯的幫助下,她終于背起書包,「走」進渴望已久的校園。
雖然從家到學校只有短短幾百米遠,可她往往需要走上半小時。當她滿身沾滿泥土,出現在教室里時,會輕輕用擦破的手拍一下衣服,并用力將身體移到座位上。
每一步,她都走得異常堅定,從來沒有退縮過。
命運給了錢紅艷毀滅式的打擊,但她硬是用雙手,為自己「走」出了一條路。
含淚播種的人,必將含笑收獲
錢紅艷11歲的那年秋天,一位記者去村里采訪拍紀錄片。
當他經過一間用塑料薄膜當窗簾的破舊房屋時,一位將半截身軀套在籃球中的女孩瞬間吸引了他。雖然采訪過不少殘障人士,但這位女孩臉上燦爛純真的笑容,讓記者為之動容。
「籃球女孩」的故事,就這樣從貧瘠的小山村傳遍了網絡,感動了無數網友。
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到錢紅艷,有人給她送來嶄新的籃球,北京一家醫院甚至免費為錢紅艷安裝假肢,讓她可以短距離行走。
愛心匯聚的河流,一點點浸潤著女孩的心田,也讓她有機會走出家鄉,看看外面的世界。
2007年,第七屆全國殘障人運動會在昆明舉辦,殘聯的工作人員邀請錢紅艷觀看游泳比賽。當看到賽場上不同障礙類別的運動員用盡全力拼搏競技時,錢紅艷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
當她知道,自己有機會成為游泳運動員的時候,眼睛一下子就亮了。
父母對于女兒是否能適應游泳隊的訓練和生活沒有把握,但看到女兒渴望的眼神,雖然充滿了擔憂,但思前想后,還是點了頭。
倪萍的《姥姥語錄》中有這樣一句話: 「人要是只剩下一個選擇了,路倒是好走了,越走越膽兒大。」
沒有退路,人生才有了出路。
回憶起第一次下水的情形,錢紅艷驚呼: 「差點淹死了」。
在水中,失去腿的她就好比一艘船沒有舵,沒有方向感,一直反復擺動。教練用雙手托著她的身體,用橡皮繩拉著她,讓她習慣后半身不動的情況下向前游。
一方小小的游泳池,就是錢紅艷在黑暗中尋得的那縷光。
有人問錢紅艷,為什麼喜歡游泳。錢紅艷說:「放學后,同學們可以跑、可以跳,可我不行。但是游泳的時候,我就和他們一樣了,這就是我熱愛游泳的原因。」
錢紅艷想要在游泳比賽中脫穎而出,就需要把自己的長處發揮到極致。
她用手「走路」鍛煉出來的驚人臂力,成了她與眾不同的優勢。
為了追趕隊友的腳步,這個倔強的女孩硬是憑借著一股不服輸的韌勁,每天游泳和體能訓練都超過教練所規定的時間。
有時候實在累得不行,錢紅艷就會躲在水里哭。
含淚播種的人,一定能含笑收獲。
之后,錢紅艷在國內外的多場比賽中,將20多枚獎牌收入囊中。
在微博上,網友們形容錢紅艷:「把雙腿藏起,只為變身美人魚。」
上天奪走了她的雙腿,卻給了她實現夢想的雙翼。
命運不會在某個瞬間被突然扭轉,能夠改變人生的力量,恰是每一天的不放棄。
一個人,并非得到命運的眷顧,才能成為一個幸福的人。更多時候,我們需要面對的是,在發現被命運拋棄后,自己將會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
照亮他人的不一定是太陽
也可以是燭光
有人曾經問過錢紅艷一個問題: 「那些痛苦的日子,你是怎麼熬過來的?」她的回答是: 「說到底,人應該是要往前看的。」
隨著喜悅和成功悄然而至,她收獲的鮮花和掌聲也越來越多,大家對她的期待也越來越高。
2011年,爺爺的突然離世,讓錢紅艷的情緒受到一定的影響,以至于錯過倫敦奧運會。
驟然失去親人的痛苦,以及多年來持續比賽的壓力,讓她不得不冷靜下來,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方式。
父親為了支撐起這個家,長期在外打工。兩個年幼的弟弟還在讀書,媽媽既要帶他們,還要種桑養蠶,用微薄的收入勉強維持生活。家里的房子,仍然是她年幼時住的那一間潮濕的土坯房。
無論走得多遠,父母勞碌的身影,始終縈繞在錢紅艷的腦海中。作為家中的長女,養家的擔子結結實實地落到了她的身上。
錢紅艷決定用比賽獲得的獎金,在縣城購買一套房子供家人居住。
遭遇過意外的她,比他人更明白世事無常。錢紅艷想爭取更多的時間陪伴在父母身旁的愿望,越來越強烈。
離開家鄉近十年后,懷著對故土的思念與眷戀,「籃球女孩」終于又回到自己日思夜想的故鄉。
2017年,錢紅艷得到了在陸良縣殘聯工作的機會。她很珍惜這個平凡的崗位,希望自己能幫殘障人士做點實事。
當她小小的身影出現在政務中心的前台,我們才發現這一路的風雨,都化作了汩汩暖流,溫暖了更多人。
工作中,擔心有些人記不住辦證流程和攜帶的資料,錢紅艷提前準備了一些提示的小便簽給辦理人,盡量讓他們少跑路;
她還利用業余時間熟讀各項幫扶政策,在辦證時詳細介紹給辦理人,幫助他們申請符合政策的福利待遇;
遇上行動不便,單獨前來辦事的辦理人,她還會反復叮囑他們路上注意安全。
有時候,照亮他人的不一定是太陽,也可以是燭光。
這個堅強的女孩沒有抱怨自己身處黑暗,而是一直在尋找并追隨光,最終成為照亮他人的光。
參加工作后,錢紅艷始終沒有遠離自己熱愛的游泳池,她仍是一名現役運動員,遇到賽事,她就會投入到備戰訓練中。
褪去運動員的身份,錢紅艷和其他同齡人一樣,下班后買菜做飯,看書追劇。她認為,生活終究要回歸平凡。
經歷過跌宕起伏的人生后,能夠聽從內心的選擇,即使是平凡的日子,也可以甘之如飴。
從最初仰視世界的「籃球女孩」,到奧運會上綻放的鏗鏘玫瑰,錢紅艷雖然失去雙腿,卻在游泳中獲得重生。
命運讓她無法踮起雙腳,那就憑雙手去夠得希望。這個女孩曾經卑微地仰視命運,如今她可以自豪地掌控人生。
歷經世間萬般事才知曉,人生最大的災難,不是過去的創傷,而是對未來的放棄。
逆境不是人生的盡頭,更像是命運給予我們的一次華麗蛻變的機會。
愿每一個經歷了生活歷練的人,都能在茫茫歲月中,把苦難錘煉成生命的詩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