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者生存、弱肉強食:想成為人生贏家,首要有強者「3種思維+4個質量」,思維決定成敗

盡管我們每個人都只是蕓蕓眾生、滄海一粟,但誰都有夢想和抱負,誰都不愿望平平淡淡、庸庸碌碌地過一生。

在遵循 「適者生存、弱肉強食」叢林法則的社會中,如何成為一位強者使自己有所作為呢?

京瓷創始人稻盛和夫在其著作《干法》中是這樣說的:

「人生的結果=思維方式×熱情×能力。一個人想要成功,熱情要高、能力要強,這當然是必需的。但是,如果存在一個能夠大幅度改變人生的決定性要素的話,那就是思維方式。因為不管熱情和能力有多高,只要思維方式是負數,一切都是負數。」

稻盛和夫

「思維決定格局,格局決定命運」,歸根結底,一個人的思維方式基本上決定了這個人一生的成就上限。

「成者為王敗者為寇」、「 落后就要挨打」, 強者角逐天下,強者為尊。無論是國家之間、企業之間,還是人與人之間,概莫能外。

例如:2003年,美國在一支試管中裝了點「洗衣粉」,誣稱伊拉克正在研制大規模殺傷性化學武器,就對伊拉克實施了軍事打擊,并徹底推翻了薩達姆政權。

想成為強者,首先就要具有強者的思維,磨礪出強者的優秀質量。強者立于世,都奉行這幾個價值準則

一、「崇拜強者」的思維

我們公司有個叫袁志華的采購員,他的思維和精明的頭腦,讓我都為之嘆服。

袁志華只是一個普通的采購員,但他交際能力特強,很會來事,他總是想盡一切辦法接近公司內有前途有實權的高層管理人員。正因為他待人熱情,又會做人,這些高管都買他的賬,沒有人小瞧他。

和領導一起喝茶聊天

那年,采購部換了一位經理,部門進行了組織架構和人員調整,這位經理將袁志華賦閑起來,實際上就是在暗示袁志華主動走人。

哪料到,沒過幾天,營銷總監就把袁志華調到營銷中心任片區經理去了。過了1年半時間,袁志華因業績突出,被提拔為大區經理,行政級別和采購部經理平級。

一次,我和袁志華閑聊,我對他說:「你真厲害,佩服你!」

袁志華淡淡地說道:「一個人要想混得好一點,就要以強者為榜樣,利用你自身的價值去吸引他們,想辦法去結交他們,敬重他們并學習他們!」

在職場上,每個人都是看人下菜的,別人是否把你當回事,取決于你是誰,所以弱者要想得到別人發自內心的尊重,是不現實的。一定要以強者為標桿,與強者為伍,你最終才能成為強者。

二、「利益」思維

1、強者都明白這個道理:「 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本質上是利益交換的關系」, 別人是否愿意與你交往,首先會考慮與你交往是否有利可圖。

利益交換

人與人之間,若能互相利用,互惠互利,彼此之間的關系才能長久穩定。所以強者總是把利益放在首位,努力提升自己的交換價值,并追求個人利益的最大化。

2、強者不會同情弱者

(1)強者在嘴巴上也會高喊同情弱者的口號,其實這只是他們籠絡人心的手段而已,但弱者卻信以為真。

(2)我們常常會聽到「 強強聯手,實現雙贏」的說法,怎麼沒有聽到「 強弱聯手」的說法呢?道理很簡單,弱者不能為強者提供利益,強者不會平白無故地幫助弱者。

(3)「 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人都是很現實的,世上錦上添花的人多,雪中送炭的人少。你富裕了,別人才會巴結你;你強大了,別人才不敢欺負你。

三、「創造性」思維

很多人都聽說過美國巨富亞默爾「賣水致富」的故事:

默爾少年時,只是一名小農夫。17歲那年,加利福尼亞州發現了金礦,他受淘金熱潮的影響,像許多人一樣,也加入了淘金者的行列。

淘金熱潮

當時山谷里氣候干燥,水源奇缺,尋找金礦的人感到最痛苦的事情是沒有水喝。他們一邊尋找金礦,一面罵街:

「誰要是有一壺涼水,我給他一塊金幣。」

「誰要是讓我狂飲,我給兩塊金幣。」

說者無意,聽者有心。亞默爾靈機一動,果斷地放棄了挖金的念頭,由挖掘黃金變為挖水渠。

亞默爾雇了幾個人把河水引進水池,經過過濾,將渾濁的河水變成了清涼可口的飲用水。

有人嘲笑亞默爾是個傻瓜,面對冷嘲熱諷,亞默爾不為所動。后來,淘金者相繼離去,亞默爾則以賣水掘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數年后,亞默爾成了屈指可數的富翁。

亞默爾的這種做法,就是一種創造性思維。

創造性思維是指:遇到問題時,不受現有知識和經驗的限制,不受傳統方法的束縛,打破習慣性思維,不按常理出牌,而是充分發揮豐富的想象力、聯想力,去尋找解決問題的新方法。

創造性思維

四、強者的質量

1、信念堅定,意志頑強

蘇東坡的《晁錯論》有云:「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意思是說:自古以來凡是做大事業的人,不僅擁有出類拔萃的才能,也一定具有堅韌不拔的意志。

偉人的一句「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如一盞耀眼的指路明燈,讓人信心倍增,斗志昂揚。

真正的強者,都是樂觀自信的人,他們信念堅定,意志頑強,不怕困難與挫折,百折不撓。

2、心狠手辣

「心狠手辣」的意思是:一個人的心腸兇狠、手段毒辣。很多人都認為「心狠手辣」是人面獸心的人具有的卑劣品行,非正人君子所為。其實不能這樣理解。

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

雞肉、豬肉等,都是我們的日常食材,如果讓你去殺雞殺豬,你敢不敢殺?如果你沒有膽量或者因為善心泛濫,下不了手,只能說明你是徹頭徹尾的 「婦人之仁」

「對敵人的仁慈就是對自己的殘忍」,許多人對這句話,都不以為然,甚至嗤之以鼻。當年,項羽要是聽了范增的話,能當機立斷地在鴻門宴上殺掉劉邦,歷史就會改寫,項羽自己也不會落得個烏江自刎的下場。

霸王別姬

在職場上,你若是一位領導,面對違抗命令或違反紀律的人,如果你心慈手軟,對這些人不進行嚴厲懲處,就沒有人會把你當回事,規章制度也成了一紙空文。

強者練就了一副鐵石心腸,做任何事情,他們都顯得非常冷靜和理性,審時度勢、權衡利弊,不會為感情所動,不會兒女情長,有時甚至是絕情。

3、懂得示弱和隱忍

真正的強者,知道示弱和隱忍的重要性。在春風得意的高光時期中,他們通過示弱和隱藏鋒芒、忍辱負重來保全自己。在流年不利的至暗歲月里,他們養精蓄銳,在隱忍中等待機會。

在群雄逐鹿的三國時期,司馬懿是一個具有傳奇色彩的人物。在當時的英雄豪杰中,劉備是「臉厚」的典范,曹操以「心黑」而著稱,諸葛亮是「足智多謀」的代表性人物。

司馬懿之所以能為西晉王朝打好基礎,他的 「隱忍」精神功不可沒。他通過裝傻、示弱,減輕了曹氏家族對他的戒備之心,在曹氏家族的手下活了下來,還熬死了諸葛亮。強大的競爭對手都消失了,所以他笑到了最后。

司馬懿的影視形象

我們從五丈原之戰就能看出司馬懿的強大內心:

當時,司馬懿為了讓蜀軍自斷糧草,以此耗死蜀軍,選擇閉關不出。諸葛亮就將一套婦女的衣服送給了司馬懿,嘲笑他就像女人一樣膽小如鼠,想以此來激怒司馬懿出戰。

要是一般人,受此羞辱,肯定會勃然大怒、拍案而起、傾巢出動。司馬懿不但沒有生氣,還把女人的衣服穿在身上,搞得諸葛亮無計可施。最后諸葛亮在五丈原病逝,蜀軍不戰而退。

所以說,真正的強者,不會時時逞強、處處逞能,他們志向遠大,心胸寬廣,不做情緒的奴隸。

4、敢于打破條條框框的匪氣

這里的 「匪氣」不是指土匪身上的那種完全不受道德和法律約束、詭計多端、兇狠殘忍的品性。

在弱肉強食的社會中,強者心里很清楚, 中規中矩的行事風格是行不通的。強者身上的「匪氣」指的就是:

(1)城府深,足智多謀、老謀深算;

競爭的殘酷性

(2)敢于打破條條框框的束縛;

舉個例子:

「助人為樂,見義勇為」是我們受到的道德教育,可是這種表述是非常籠統的。從自我保護的角度來說,「助人為樂」也要看對象,你不能去幫助一個為非作歹的人,否則就為騙子提供了可乘之機;從法律的角度來講,你要「見義勇為」,又不能超越法律規定的尺度,否則會給自己惹來麻煩。這種例子不勝枚舉。

強者不做違法亂紀的事情,能辯證地看待道德的規范作用,但不會被道德束縛住自己的手腳。道德模范成為不了強者。

(3)在利益面前,當仁不讓;

你要是動了強者的奶酪,他們會毫不留情地奮起反擊,不會有絲毫的惻隱之心。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