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的兒子結婚的時候已經34歲了,對于我們這個年紀的人來說,大多數都抱上孫子,可同事卻很苦惱,他的兒子原先不打算結婚,如今結婚又找了一個39歲的女人,想要抱孫子的希望很渺茫。
而參加這次婚禮,對我的啟發很大,首先一點就是人一定要為自私地活一次,或者留一手,不然晚年會很凄慘。
我的同事叫趙德茂,也算是我的上級,在一起共事三十多年,即將都要退休了。
趙德茂對我說的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你說生兒子到底好不好?」他這句話問了三十年了,之前一直給不出答案,但參加完他兒子的婚禮後,我有了答案。
新婚夫妻洞房花燭夜,而我和老趙則是在院子里擺了一張小桌子,一碟花生米,一碟拍黃瓜,一瓶酒,一包煙。
我們欣賞著夜空,城市的霓虹燈早已掩蓋了星空的美,即使是凌晨兩點多,車流不息,人來人往,也許世界就是在這種繁榮下讓我們變得越來越自私,也失去了最純真的美。我和老趙坐了兩個小時了,沒有講一句話,只是在提杯飲酒的時候敲一下桌子。
「怎麼像個女人一樣婆婆媽媽的,今天這是怎麼了?兒子大婚,你應該高興才對。」我對老趙說道。
「高興?我高興什麼?兒子娶了個39歲的老婆,能不能生孩子還是兩碼事,再者你看我兒子現在是什麼樣子?以前我養一個兒子,現在好了,我要養人家兩口子。你仔細琢磨琢磨,我到底哪個環節出了問題。」只要提起他兒子,老趙的情緒就會有一定的波瀾。
很明顯能看得出,老趙對自己的兒子很失望。但我還是想安慰幾句:
「人各有命,他成家了,也許就懂事一些了,別說是你兒子,我的一雙兒女也令人發愁,這不是安慰你。我兒子看著懂事,能力有限,每天在那瞎折騰,這幾年一事無成,女兒雖然嫁人了,可找是個什麼玩意?好吃懶做的,自詡是富二代,不就是有幾間門面房出租嘛,有什麼大不了的。」
老趙覺得兒子無能,而我同樣如此,現在的年輕人活得很自私,沒有責任感,看著老趙的模樣,他已經開始擔憂晚年生活,而我也意識到,養老這個問題必須提上日程,假以時日,到底是過得幸福,還是晚年無所依靠,這都說不好。
第二天早上天亮後我回到家,因為是周末,可以好好睡一覺,可日子並沒有那麼簡單,耳邊傳來妻子嗡嗡地嘮叨聲,說我一夜未歸,問我去做什麼了,上眼皮和下眼皮一直在打架,聽到妻子的責問,我的心裡極不舒服,但還是耐著性子告訴妻子和老趙昨晚喝酒了。
一覺睡到下午四點多,醒來的那一刻,感覺過去了幾個世紀,有一種惶恐的感覺,畢竟快六十歲的人了,如果有一天一覺未醒,可能還會幸福一些,不用飽受兒女不孝的打擊,更不用擔心病痛對我的折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