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天沒錢沒人脈,陷入人生低谷,不妨借鑒猶太人「破局」思維
猶太人他們認為做生意就是做人,商道也就是人道,因此,做生意,先樹立起做人的金字招牌,賺大錢也就不那麼難了。
猶太人是「書的民族」,猶太家長從小就養成了讀書的習慣,猶太人看最多的書,便是一本叫做《塔木德》的書,本書中智慧,無論你是什麼年齡段,都會給你帶來不小的幫助,值得我們反復品讀。
我認真研究過《塔木德》這本書,找到了猶太人成功的關鍵:如果有一天你沒錢沒人脈,陷入低谷,不妨借鑒猶太人「破局」思維。
猶太人是公認世界上最聰明的民族,無論在商業、科技、教育還是娛樂等各方面,猶太人都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根據《財富》雜志所評選出來的超級富翁中,猶太裔企業家卻占20%~25%。在全世界最有錢的企業家中,猶太人占了一半。
比如,金融大鱷索羅斯、股神巴菲特,華爾街的金融巨子摩根,紅色資本家哈默……美國金融中心華爾街里的高層都是猶太裔!法國哲學家孟德斯鳩也曾說過:「有錢的地方就有猶太人」。
對于猶太人,賺錢是埋藏在基因里的東西,他們對于財富的欲望和野心要比其他民族要大得多。在《塔木德》中,猶太祖先赤裸裸地表述他們的金錢觀:「金錢既非詛咒亦非罪惡,而是造福人類的東西。」
在他們看來,有的人忙碌一輩子依然很窮,歸根到底就是思維的差距。
劉強東也曾評價過中國人與猶太人做生意的差別,他說:猶太人做生意,比如一個人去一個地方開一個加油站,另一個猶太人就會在旁邊開一個超市、第三個猶太人來了就開餐廳、第四個開洗車店......三五十年的時間,這里就變成了一個小城鎮,周圍的整個經濟都被盤活起來了。
但是,如果有一個中國人開個加油站,生意做火了,那麼前面、后面、左邊、右邊,立馬會冒出無數個加油站,這叫互相拆台互相傷害,誰也別想賺到錢!
不得不說,劉強東的見解精辟又獨到,一針見血。猶太經商圣典《塔木德》中這樣的教誨:「對于發財而言,僅憑勤勞干活,顯然是不夠的。」
正如《塔木德》中所記錄的一案例,若你能讀懂,或有醍醐灌頂的效果:1847年,德籍猶太人李維,加入了美國的「淘金熱」。
到了美國才發現,淘金的人太多了,自己根本沒有優勢,于是他改變主意,在當地賣牙膏,香煙,毛巾等百貨小商品!有一次,他進一批賬篷和馬車篷的帆布進行售賣,沒想到無人問津。
正在煩惱的時候,李維聽到一個淘金工人說:棉線所做的衣服很不耐磨,如果能用帆布做成褲子一定很耐用。」本以為會血本無歸的,眼光敏銳的他卻再一次嗅到了財富的氣息。李維發現淘金工人穿的都是棉布褲子,很不耐磨,而且容易臟,如果把帆布加工成褲子,或許還能大賺一筆!!!
果然,用帆布做成的褲子非常耐磨,受到了淘金工人的追捧!就這樣,李維乘勝追擊,將這種褲子批量生產,樣式也在不斷改進,口袋由原來的縫制改為金屬釘制,在不同的部位縫制了一些口袋,方便攜帶物品。這樣史上第一條被稱為「牛仔褲」的帆布工裝褲誕生了,當時它被工人們叫作「李維氏工裝褲」。
此后,李維公司根據人們不同時期消費觀念的變化,又不斷推出新的樣式,使牛仔褲做到了耐穿、便宜、合身,不僅紅遍了美國,而且風靡了全世界!如今,李維創辦的公司已經是活躍于世界舞台的跨國大企業,遍布全球各個國家!
這就是典型的猶太人「破局思維」,不跟風,獨立思考,到淘金最熱鬧的地方去賣牛仔褲,只有這樣,你才能有效地避開競爭,找到了一個真正的屬于自己的金礦。
因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總是能吃到肥美的肉,比如,第一批做共享單車的摩拜和ofo,創始人要麼成功圈錢脫身,要麼功成名就,而后來者已經快干不下去了。
這也就是猶太人的「賺錢」思維——逆境中找尋商機,善于轉換思維去思考問題,即使在陷入絕境的時候,也有可能發現一線生機,找到新的突破點,最后逆風翻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