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人生3句大道理,若能悟透一句,定能時來運轉
1、啞子吃苦瓜,與你說不得。你要知此苦,還須你自吃。
王陽明出生在一個官宦之家,書香門第,他二十八歲成為進士,這之前的人生可謂是前途無量,順風順水。
后來因為觸犯了劉瑾等人,不但被罰了廷杖,還下獄受困,在這個過程中,王陽明的父親也極力地為他奔走。
即便在劉瑾等人的威逼利誘下,王陽明和他的父親依然沒有放棄自己的原則,最后讓他到貴州龍場這里去當驛丞。
在去龍場的路上,劉瑾還覺得不放心,想派人暗中殺了王陽明,都被他巧妙得躲了過去,本來想就這樣云游逃亡在外,不用去什麼龍場,可是擔心劉瑾會因為此事為難自己的家人。
在這種艱難的情況下,他依然選擇勇敢的面對,翻越千山萬水,沿途的風景越來越偏僻,他終于來到了龍場,等待他的是一片荒涼和破敗,連身邊從小就在艱苦環境下長大的仆人都扛不住壓力,病倒了,他不但要照顧生病的仆人,還要上山采藥給他們煎藥,為他們開導心結。
在逆境中,他任然沒有忘記自己的「圣人之道」,心心念念的依然在尋求心中的志向,就是在這樣的環境和境遇下,有了后世有名的「龍場悟道」。
逆境的確讓人望而生畏,若是能勇敢地面對,就能磨礪我們的意志,讓我們的內心變得更有韌性。
從眼前看來,那些痛苦和失敗的確會讓我們的身心俱疲,崩潰絕望,但是從長遠來看,確是人生中難得的精神財富。
就是因為這些苦,才能鞭策我們,變得更加的強大。
2、譬如行路的人,遭一蹶跌,起來便走,不要欺人做那不曾跌倒的樣子出來。
王陽明在回答學生問題的時候,用走路來做比喻,在人生的路上,我們一路上跌跌撞撞,有時候會很平坦,有時候是泥濘,遇到挫折和困難是在所難免的。
若是走路摔倒了,是很正常的,跌倒了,就趕緊爬起來,接著往前走,不要害怕別人看到自己跌倒的樣子,就裝出來一副從來沒有跌倒的樣子,也不要因為害怕再次跌倒,就不敢起來往前走了。
很多人害怕失敗,就是因為自己想得太多了,若是想得太多,情緒太盛,心境就很難平靜,處處受困,不敢動彈。
然而人生不是一條直線,我們總是在這曲折中不斷向前,只有勇敢的面對這些彎彎拐拐的轉折,才能綻放自己的生命。
3、常人之心,如斑垢駁雜之境,須痛加刮磨一番,盡去其駁蝕,然后才纖塵既見,才拂便去,亦自不消費力。到此已是識得仁體矣。
王陽明認為常人的心就如一面被沾染灰塵和污垢的鏡子,只有經過一番痛苦的刮磨過后,才能將污垢除去,才能到達心如明鏡的圣人境界。
佛祖釋迦牟尼也說過:「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皆因妄念執著而不能證得。」
《傳習錄》中記載著這麼一個故事,王陽明的一個學生因為接到家里的來信,信中說了些家里的情況,他的學生聽到之后,心中就很慌亂,沒有辦法再認真求學。
他整天就為這個事情擔心焦慮,弄得自己心神不定。
王陽明就開導他的學生:這正是一個磨煉自己心性的機會,平時我們討論和講學其實都只是紙上談兵,只有在真正遇到事情的時候用功夫,才能讓自己的內心更加篤定,遇到事情的時候就不會慌亂了!
若真正能這樣不斷修煉的人,必定會擁有不一樣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