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欲成大事者,定要領悟4大權謀手腕,方能立于不敗之地

這個世界很有趣,永遠講究一個陰陽平衡,見得光的永遠是道德,見不得光的永遠是權謀,正如鬼谷子說的「成之于陽,謀之于陰」。這是成功者們的不傳之秘,可以用,卻不能說。如果你問起來,他們會告訴你:成功是因為道德。然而偏聽偏信,認真你就輸了。

一陰一陽謂之道,道德固然重要,權謀卻也不可或缺!

眾所周知,阿信是個研究鬼谷子智慧的民間手藝人,也是個老實人,今天阿信就幫大家樹立一下成功者秘而不宣的四大權謀手腕:聯盟、離間、制衡、抵巇。

一、聯盟

人在江湖,多個朋友勝于多個敵人,朋友多了路才好走。也正因如此,鬼谷子才會說「度權量能,征遠來近,立勢而制事」。每個人都有各自的能力和價值,所以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人,建立聯盟,解決事端。鬼谷子甚至建議,為了拉攏一個人,可以用語言贊美他,可以用利益收買他,可以用弱點鉗制他,總之不要放棄任何一個可以結盟的人。

有一個非常扎心的真相:你解決不了某個難題的主要原因,不是自己能力不行,而是朋友太少。正如人們常說的「江湖不是打打殺殺,江湖是人情世故」,人情世故的背后其實就是聯盟,今天我幫你,明天你幫我。如果一個人缺乏聯盟意識,就意味著這個人不懂人情世故,注定走不遠。

事實上,你的實力大小并不只取決于你自己,更取決于你背后的聯盟體。

二、離間

當與人發生矛盾時該怎麼辦?有這麼一句至理名言:把自己的人搞得多多的,把敵人搞得少少的。要團結朋友,離間敵人。

那麼如何分化呢?便是瓦解對方的聯盟,通過挑撥離間的方式,讓對方內部發生矛盾,使其發生內部斗爭。也正因如此,鬼谷子才強調,在博弈時一定要找到「反側之士」,顧名思義就是那些處于敵人內部,可以拉攏的反復無常的墻頭草。要學會以敵制敵,用分化策反的方式,讓對手自己人打自己人。鬼谷子講「墻毀于隙,木毀于節」就是這個道理,事物的毀滅往往源于自身的缺陷和弱點,因此,能輕易干掉敵人的,往往是敵人的盟友。

三、制衡

和平的背后是利益的平衡,而非儒家提倡的「仁者無敵」,愛換不來和平,利益才可以。仁愛并不一定就是善,平衡才是善。當個體與個體,個體與群體,群體與群體發生矛盾斗爭時,無不是因為利益失衡。所以,真正的權謀高手,本質上是個平衡大師,用制衡的手段實現各方勢力的平衡。

所謂合縱連橫的本質其實就是平衡,與眾多的弱者結成聯盟制衡強者,亦或者與強者結盟制衡眾多的弱者。借以實現平衡各方的勢力和利益的目的,既不讓某一方的實力過于強大,又不讓另一方的實力過分弱小,讓他們互相牽制,達到一個平衡和諧的位置。

為了實現平衡,對內要樹立共同的目標,對外要樹立共同的問題,共同的敵人。在此起彼伏、此消彼長的動態平衡術中,結果是誰也吃不掉誰,最后還得聽領導指揮。這樣,領導的權力就是安全的。

第四、抵巇

君子為什麼斗不過小人?不是因為小人壞,而是因為小人善于玩弄權術,懂得抵巇,鉆營。這類人正如鬼谷子說得「可以上合,可以檢下」。面對上級,他們苦心鉆營領導的好惡,借以阿諛奉承,投其所好。如果僅僅如此,小人并不算壞,只是為了生存罷了。小人真正的壞并不容易體現在強者身上,而是常見于他們精于算計弱者。

鬼谷子講「小人易懼」,或許很多道友并不理解,這恰巧是小人可惡的地方。在職場上,當他們發現對自己有潛在威脅的下屬時,他們便會恐懼焦慮,生怕地位不保。因此,他們往往會故意威脅冷落下屬或者直接將其當成炮灰。于是,有功勞總是自己占,有過錯總是下屬背,這就是炮灰的命運。

以上就是縱橫家秘而不宣的權謀詭計,用聯盟鞏固自己的實力,用離間分化對手的同盟,用制衡鞏固自己的地位,用抵巇打壓潛在的對手。

于是,你會發現一個殘忍的現實,某些高高在上,笑到最后的人,不僅善于講道德,更是懂手腕。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