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試官:你為什麼離開上家公司?我該如何回答?不懂很吃虧

職場上,你有沒有遇到過這樣的情況,跳槽時,當面試官問你為什麼離開上家公司,你卻瞻前顧后,不知道該如何回答。

「我離職的原因并不愉快,和上家公司幾乎鬧翻了……」

「我不喜歡上一份工作,每天根本找不到激情和熱愛,太痛苦了,所以想換個環境……」

「上家公司都快倒閉了,現在還欠我好幾個月工資……」

老王認為,這個問題很重要,你不能瞎說或亂說。一個優秀的面試官,可以從離職原因中分析出你的職場性格特質。當面試官問你離職原因時,你一旦回答得不好,可能直接影響你的面試結果。

那麼,究竟應該如何回答呢?老王認為,這個答案可以用倒推的方式來思考。

假定你的其他條件已經得到了面試官的認可,那麼當面試官問這個問題的時候,你該如何回答?

答案就是一個詞:不吐槽。

在條件達標的情況下,面試官最怕應聘者有能力,沒有責任心;有上進心,品質不好;有專業,忠誠度差;有努力,不懂合作。出于每個人下意識的自我粉飾,他很難分辨出這些特質,除非——你一直在喋喋不休吐槽前公司。

「我以前的公司管理太混亂了,我實在忍受不了。」

「我自認為能力很好,但是在前公司都沒有展示才華的機會。」

「明明是我做的工作,但是功勞都被領導搶去了,所以我內心很不平衡。」

……

吐槽前公司,只會讓面試官覺得,你是一個不懂感恩,不能負重,不懂合作,不能吃苦的人。所以,無論你是出于什麼樣的原因辭職,老王在這里奉勸一句:千萬不要去吐槽前公司。

那麼,要怎樣回答這個問題,才能博得面試官的理解,并獲得認可呢?以下4種方法,你可以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來試一試:

1、尋找公司因素之外的原因。

對于面試官來說,他只需要聽到一個合理的理由。所以,如果你恰好有公司因素之外的原因,可以避開敏感地帶,那其實是個不錯的選擇。

陳敏是因為前公司人際關系太復雜而離職的,但是在面試的時候,她選擇強調了另外一點原因:

「我一年前剛剛結婚,購買的房子住址有些遠,每天上下班往返需要四個多小時。如果長期下來,確實存在很大的困難。」

這是一種很聰明的做法。否則難以想象,陳敏要如何對面試官去講述分析前公司的復雜人際關系。

面試時,一件很難說清楚的事情,那就先不要說,這才是聰明職場人的做法。

2、肯定前公司的同時,強調自己需要更大的挑戰。

在中國企業中,「感恩」這個字眼,是最常出現在企業文化中的。這是企業用人的一種重要價值取向。

所以,如果你是因為前公司已經滿足不了自己的發展而跳槽,那麼請記住,言語中一定要對前公司充滿情感與肯定。

小紀是一名教育工作者,他從前在一家小規模的教育機構工作,如今想要換到更大的平台發展。他在面試中,這樣與面試官溝通:

「我很感激xx公司,因為我剛剛大學畢業,什麼也不懂,我所有的行業經驗都是從那里開始的,包括職業理念的塑造,所以我可能會一輩子都不會忘記那一段經歷。但是目前工作確實比較安逸,沒有太大的挑戰,我希望能夠有更多學習成長的機會,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

這樣的回答,既清晰表達了自己的訴求,也不會造成一種「白眼狼」的印象。有同樣跳槽原因的人,可以學起來。

3、因公司調整戰略方向,所以雙方需要重新選擇。

企業與員工的關系,本質上是一種價值交換。如果任意一方的價值需求發生了變化,則一定會出現合理的重新選擇。

這樣的離職理由,也是面試官完全可以理解和接受的。

小邱原本在一家廣告公司上班,負責做產品文案,但是公司因為業務調整,開始改做短視訊了。這其中一定會有一些價值供需上的微妙變化,所以小邱這樣對面試官說:

「公司因為業務需要,轉換了跑道,現在需要我去寫搞笑、幽默的段子,而我一直以來最大的優勢是產品文案,所以職業定位與我的發展初衷不相符了。未來我還是想在產品文案方面繼續深耕下去,因此只得選擇了離職。」

這樣的表述合情合理,且再次強調了自己的優勢與特質,也是很值得效仿的一種方式。

4、強調獵頭的作用。

如果你經常接到獵頭的電話,或者有很相熟的獵頭朋友,可以嘗試使用這樣的理由。

它會有兩個作用:一個是將離職原因的焦點轉移到獵頭身上;二是可以突出自己在人才市場中的價值感。

厲先生是某傳媒公司的高級管理人員,他在跳槽的時候可以這樣說:「獵頭和我溝通了幾次,讓我對公司的這個崗位燃起了興趣,在做了一些更加深入的了解之后,我認為自己可以勝任。」

如果這樣說,則完全不需要對前公司品頭論足,順利過渡到下一話題上去,不失為一種聰明的做法。

很多人不知道如何回答離職原因,其實是對面試官的心理缺乏了解。少談論一些烏煙瘴氣的事情,多談論行業發展、企業發展與個人發展,才是正確的選擇。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