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思維:猶太人5種思維方式,擁有兩種也不錯,能離成功更進一步

假如生活中遇到了困境,感覺迷失了方向,走投無路,甚至被親朋友好友嘲笑的時候,可以看看猶太人的思維。

猶太民族是個百折撓的民族,是一個懂得在逆境中尋找到突破口,成就自我的民族。

猶太人最讓人欽佩的是他們驚人的富有和神氣的賺錢能力,之所以他們能夠這麼發財,這和他們幾千年的民族文化和智慧密不可分的。

思維1:窮人不能野心短淺,否則也不會爬進財富的巔峰

現實生活中有兩種人:一種人沒有崇高的目標,整天混亂;另一種人已經為自己的人生道路制定了總體規劃,建立了崇高的理想,期待著成功和財富。隨著時間的發展趨勢,第一種人失去了寶貴的時間,離財富越來越遠,只有越來越窮的窮人;第二種人繼續超越自己,擺脫所有的摩擦阻力,最終得到豐碩的水果,即使最初很窮,也會變得富有。

思維2:拋棄「只有努力,沒有思想」的貧窮思想

《塔木德》里有這麼一句話:「要想致富,光靠勤奮是遠遠不夠的。」

自古以來,想要發家致富,靠的不是力氣,而是要有腦子,要有思想。

塔木德中有一個關于商業的例子,這是一個很有啟發意義的例子:1974年,美國的「自由女神」重建,遺留下來的垃圾被政府拍賣,沒有人會認為它們毫無價值。這時,一個猶太人看到了廢銅、螺絲和木頭的報價。

思維3:成功者相信「一定會成功」,普通人則是「希望成功」。

成功不容易,但往往是相信了才能成功,因為我們一旦相信自己能做成,然后努力的去查這個方向去做,即使遇到困難也不彷徨,不質疑,不迷茫,那麼每走一步都會離自己的目標更進一步。

普通人的心態是「希望能成功」,把成功寄托在別的地方,抱著試試看的心態,一旦懷著這種心態,中間遇到點困難就容易打退堂鼓,因為把過多的希望壓在別的地方,而沒有全力以赴。

思維4:情緒上的「小氣鬼」

越厲害的人,越在情緒上小氣。

比如洛克菲勒,他在創業初期,遇到了一個極其羞辱的事,他們公司引進了一個投資人,結果這個人一來就把公司中帶有洛克菲勒的字眼改成他的名字,這是何等的羞辱啊,但奈何他有投的錢多,洛克菲勒也只能做一個情緒上的「小氣鬼」,憋住自己的情緒。

也正因為這次的忍耐,讓他努力投入業務中,幾年之后,終于有了實力,把這個投資給踢了出去。

巴菲特在投資上也是一個情緒小氣鬼,他的投資從來不會沖動做決策,而是像機器人一樣毫無情緒的冷靜分析,最終做決策。

一個在情緒上小氣的人,必然能有更好更富有的人生,因為想要有更好的人生的一個前提,是面對的大多數問題、困難都能解決好,一個沖動的人是解決不好的,但一個控制自己情緒,時刻冷靜的人卻能處理好。

比如你被領導罵了,沖動的人會回懟記恨領導,他在這個公司的前途就算完了,但冷靜的人會理智分析,把下次的事情做得更好,他們兩最終的前途肯定就不會一樣了。

那如何做一個情緒上的「小氣鬼」,時刻控制自己的情緒呢?

辦法:權衡利弊每個人本能地對利益在乎,只要我們在即將沖動的時候,權衡一下利益,便能控制情緒了,比如你準備和某個同事吵架,你可以想想,如果吵架了,自己會受到什麼損失。

思維5:要會花錢:好鋼使不到刀刃上

在花錢這方面,猶太人顯得更為謹慎。他們的謹慎不是不花錢,而是非常謹慎地花掉自己手里的每一分錢。

但是我們現在的年輕人非常舍得花錢,但卻花不到刀刃上。為幾十塊的學習資料猶豫好幾天,但好朋友去唱歌一次就花掉好幾百,眼睛都不眨。投資自己的事情不愿意干,消遣娛樂倒是樂此不疲。

在《塔木德》中談到:「別想一下就造出大海,必須先由小河川開始。」財富也是如此,不要總想著掙大錢,而忽略了小錢。平時不積累,不懂得投資,即便是你現在月入過萬,年末一盤算也攢不了幾個錢。

有錢人雖然看上去很摳門,但他們對待自我投資上面,絲毫不含糊,因為他們懂得財富的底層邏輯。人只有讓自己動起來,越是窮的時候越要在外面待著,因為機會總是在外面。所以我們總是能夠看到有錢人,每天比窮人還要忙。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