識人之術:如何判斷一個人是否具備領導能力?這三招十分有效
能不能借助他人的力量去做事情,是衡量一個領導者合不合格的重要指標。而能不能識別隱藏在眾人之中精英,將這些人的優勢開發出來為己所用,則是辨別一個領導者高不高明的關鍵依據。那麼怎麼在蕓蕓眾生之中區分一個人到底是平庸之輩,還是在淵潛龍呢?中國傳統兵法提出以下幾條識人之術,以供領導者參考:
1.眾寡以觀其變
所謂「眾寡以觀其變」,就是通過賦予這個人不同數量的資源去完成同種類型的任務,以觀察其是否能夠隨機應變,物盡其用。古人曾講「大匠無廢材」,真正厲害的人,是絕不會抱怨自己所擁有條件的好壞,而是能夠充分將手上的每一張「牌」打好。這種方式不但能夠衡量一個人的能力,還可以檢驗一個的品性和心態。在井陘之戰中,韓信就是以三萬未經訓練的新兵戰勝趙國二十多萬大軍,充分展現了自己的「大將之風」。
2.進退以觀其固
事物的發展從來就不可能一帆風順的,總會有比較曲折和反復的階段。因此平庸之輩很容易被眼前呈現出來的形勢所迷惑,或者志得意滿,不可一世,或者灰心喪氣,一蹶不振。而真正厲害的人,則始終能夠保持一種「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台」的定力,無論是在形勢向前發展或者局部后退的時候,都能夠淡定從容,穩扎穩打,不給對手可乘之機。這一方面最有代表性的人物就是諸葛亮,征戰多年從來謀定后動,不會進退失據。
3.靜而觀其怠, 動而觀其疑
除了前面兩種方法之外,我們還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識別一個人是否具有成為領導者的潛力。兵法云:「 靜而觀其怠, 動而觀其疑。」就是提示我們,可以從對方平時為人處事的風格上,窺測其管理水平的高低。在相對平靜(甚至是平淡無奇)的生活中,對方會不會放松對自己的要求而懈怠;在比較動蕩的時期,對方會不會懷疑自己的判斷和能力。只要我們搞清楚這兩個問題,那麼這個人的城府深淺就一目了然了。
識人之術,不僅是領導者的一門必修課程,也是普通人也應該了解的學問。如果不能認識到這一點,相信他很容易在紛繁復雜的社會之中處處碰壁,難以有所建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