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借錢不還,小伙悄悄做了一件事,錢拿到還沒得罪人
如果說學生時代陪伴我們的是同學,那麼踏入職場后,朝夕相處的就是同事了。大部分的職場人每天有一半的時間,都是在工作單位里度過的。所以毫不夸張地說,我們和同事相處的時間,比和很多親友要多得多。大家天天待在一起,彼此抬頭不見低頭見,關系自然會親密很多。
這也就導致了大家一旦遇到困難,需要尋求幫助,除了身邊的親友,就是同事了。其實在職場中,同事間知根知底,相處愉快,遇到困難向同事求助這也無可厚非。大家在相互幫忙中,也能更好地拉近彼此之間的關系。這無論是對于工作上,還是生活中都是比較有利的。
不過老話說得好,人要懂得感恩。如果把對方的幫助當成理所應當,甚至是閉口不談,那就真的是作繭自縛了。
我有個朋友小鶴,大學畢業后就留在了當地,入職了一個同鄉開的公司。公司雖然規模不大,但勝在工作輕松,而且薪資福利也比較可觀。再加上老板是同鄉,對他也比較照顧,所以小鶴至今仍在這家公司任職。
因為是老員工,再加上他比較熱心,所以和同事之間相處得都很不錯,幾乎沒有同事說他的壞話。但是去年下半年發生的一件事,卻打破了小鶴的這個記錄。
1.同事借錢不還的原因讓人無語
當時正好是月底,工資剛拿到手還沒捂熱,結果來了個女同事向小鶴借錢。這個女同事人長得漂亮,會打扮,平日里也很會活躍氣氛,小鶴和她的關系一直都挺好,再加上女同事再三強調下月發了工資就會還。所以小鶴并不好意思拒絕,想著既然對方開口了,肯定是遇到了困難,所以二話沒說,就把剛拿到手的7000元工資,全部借給了對方。
不過小鶴還是謹慎地讓對方打個欠條,剛開始這個女同事不太愿意,但在小鶴的堅持下,還是寫了欠條,按了手印。
一個月的時間很快過去,又到了發工資的時間,結果這位女同事拿到工資后,卻絲毫不提還錢的事。小鶴覺得跟她關系不錯,又天天見面,所以就沒著急催要,耐心地等著女同事主動歸還。
就這樣又過去了2個月,女同事那邊還是不提還錢的事。恰好小鶴需要用錢,于是就去找這個女同事。不過女同事說家里人生病了,現在沒錢,需要再緩一下,等下個月發了工資就還。為了表示對小鶴的感謝,這位女同事要邀請小鶴下班后,一起吃飯然后去看電影。朋友小鶴聽后,只好再等等了。
晚餐很豐盛,女同事也不斷地示好,說著感激的話,弄得小鶴也很不好意思。飯后原本要去看電影,但中途女同事的朋友打來電話,約她去酒吧,小鶴也被拉著一起去了。
這一個晚上女同事客氣歸客氣,但也讓小鶴發現了一些事情。比如這個女同事花錢大手大腳,而且在小鶴的有心了解下,發現女同事最近成為了酒吧的常客。幾乎每天下班只要有機會,就會約上三五好友一起來酒吧。按照這個酒吧的消費標準,難怪女同事拖著還不上錢。
2.員工「借錢不還」,老板有妙招
第二天上班后,小鶴就在想,都快到年底要過年了,同事也拖了快半年了,這樣下去指望她主動還錢很難,得想想辦法才行。小鶴思前想后,自己身處外地,沒有什麼根基,唯一的關系也就是這個同鄉的老板了。
于是他找到了老板,把這個事情跟老板說了,想讓老板幫忙出出主意。老板看著小鶴遞過來的欠條想了想,然后讓小鶴回去好好工作等消息。
時間就像滾滾車輪,轉眼就到了年底發年終獎的時候。公司里人人臉上都洋溢著喜悅的表情,大家看著到手的年終獎,歡天喜地地聊著要去哪里消費。唯獨這位女同事,看著到手的3000多塊錢,滿臉失落。
原來她拿到年終獎后,立刻就去找了老板,質問自己為什麼只有這麼少的錢。當老板把小鶴的欠條拿出來后,女同事一句話都沒說,拿了欠條轉身就走了。
如今社會飛速發展,以往那種單打獨斗的時代早已成為過去式。現如今講究的是團隊的合作,作為職場人,更不可能完全只靠著自己去做工作。老話說「想成事先成人」,如何維護好同事間的關系,給自己打造一個好的軟環境,在如今的職場中至關重要。別人幫你是情分,如果僅為這點錢,失去了一個信任你,無償幫助你的同事,這才是最大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