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上法則:真正的高手,懂得與領導相處的4種方式,擺清位置、進退有度
不少職場人,見到領導躲著走,與領導溝通時緊張,詞不達意,說得多了怕領導煩,講得少了又沒法充分展示自己。試問,這種狀態下,如何能獲得領導的青睞?
當然溝通只是眾多相處方式中的一種,但領導的時間與精力,比你的更加寶貴。所以,把握溝通時機,掌握相處方式,多管齊下才能更有效獲得領導的關注與賞識。
相信大多數職場人都已經深刻理解與領導相處融洽能夠帶來的便利,職場中有句話說得好: 因為領導信任而做出成績,而不是因為做出成績才獲得領導信任。有領導的各項資源傾斜,無疑可以讓職場的路走得更為順暢。
在這裡我們共同探討,職場高手有哪些與領導相處的方式。
一、擺正位置,處理好工作與感情的關係
職場人最怕的就是擺不正位置,很多職場人或多或少都存在這樣的情況,要麼覺得跟領導關係好,好像代表了領導;要麼覺得自己能力很強,領導不如自己……諸如此類的情況十分常見。
高手清楚地明白,自己是領導的人,但領導不是自己的人。因為領導可支配的客觀物質條件更多,話語權更有力。
事實上,無論是在哪裡,身份很重要。同樣的話,不同角色說出來的效果完全不同。所以,擺正位置就顯得十分關鍵,要做到不越位,不錯位。
看似工作與感情之間有界限,但這種界限從來都十分模糊,能夠以自身角色為出發點, 做該做的事,而不是做想做的事。不僅讓領導感覺到,有分寸、有眼色,還能在一定程度上獲得領導的關注與支持。
人際關係從來不是人們想象中那麼可靠,最為可靠的是價值交換。但這裡一定要分清楚,價值交換與利益交換的區別,否則「度」地掌握很容易失衡。
二、進退有度,控制好進步與保留的關係
正確認識和把握領導的贊許,更加努力地工作。但絕對不能不留自己的「底牌」,一股腦的全盤托出,這就像打牌一樣,對「明牌」的針對性會更強。
不過,大多數情況下是成績不被發現和認可的時候,要保持健康的心態,不要總想著「露一手」,做出點成績,唯恐別人不知道,誇耀、顯示自己,甚至拿自己的長處與別人短處比較,讓大多數不舒服的時候,領導哪怕想重用你,也必然會斟酌再三。
雖說每個人都是自己的主角,但與此同時也是大環境的配角,適當地充當別人的配角,不僅讓自己留有「底牌」,也會收穫別人的好感。
升職加薪是每個職場人的追求,但並非沖在最前面的人就一定能最終站在高處,適當地給別人做主角的機會,也是保留「底牌」的過程,就像玩牌一樣,誰會一開始大牌盡出,最後手中握著一把小牌。
用大牌開路,送走小牌,才是正確相處之道,進步可能是偶然,但保留才是進步的必然。
三、實力保障,處理好服從與責任的關係
核心競爭力,才是行走職場的保障。無論是人脈關係,還是領導的重視程度,與自身實力是不可分割的。
職場人必然經歷這樣一個過程,起初人人都可以替代,逐漸地可以替代別人,最終到不可替代時,那麼說話的分量,以及在領導眼中的重要性,必然會逐漸提升,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不過,實力強的人,往往會恃才傲物,對那些不如自己的人,尤其是領導失去了必要的尊重,甚至為了顯示與眾不同,在服從上就會打折扣。
要知道,哪怕你能力再強,被領導壓你幾年,基本也就錯過了職場中「黃金進步期」,耽誤的最終是自己。
實力是保障,而責任就是對實力的延伸,責任與權力從來都是伴生的,責任越大,權力也就越大。這個權力可以是組織賦予的,也可能是領導賦予的,但唯一不變的就是責任承擔夠大的時候,那麼權力也會相應地提升,並且基本與之匹配。
四、堅守底線,掌握好底線與利益的關係
職場高手之所以是高手,是因為能夠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而不是別人喜歡的樣子。與領導相處也好,與同事相處也罷,應該是在自己的秩序之中。
有些人為了利益,有些人為權力,刻意迎合別人,幼稚的以為尊重是可以交換的。要知道尊重從來不是交換得來,而是贏得的。就像學生尊重老師,老師不一定尊重學生;員工尊重老闆,但老闆很可能都叫不上這個員工的名字。
就像前面提到的,實力是保障,迎合別人失去底線,得到的也許會是眼前的利益,但失去的恐怕會更多。迎合得到的不一定多,堅守底線不一定就會失去。
不要盲目迎合,阿諛奉承、失去底線,哪怕有眼前的利益,當然也沒必要針尖對麥芒,堅守自己就好,有時所問非所答就是最好的回答。
尤其是面對那些違規、違法的事情,更是如此,看似得到眼下的利益,但未來失去的將無法彌補。
寫在最後
行走職場,與領導溝通只是相處的一種方式,能夠展現出自己獨特的標籤,以及擁有不可替代性,能夠擺清位置、進退有度,再有實力的作為保障,必然能夠更好的堅守自己的底線,從而獲得領導的關注、認可、賞識,職場路一定走的更加順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