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漲易退山溪水,易反易復小人心:人在江湖要「帶眼識人」,想要看透一個人,抓住4個方面就夠了
古人有言:「易漲易退山溪水,易反易復小人心。」
潮汐,會時漲時退,人心,會復雜難測。比潮水變得更快的,其實就是人心。稍有不慎,你我都會受到人心的傷害。
特別是在江湖當中,你不傷害別人,可並不代表別人不傷害你。 好心未必能夠有好報,或許你的好心,就會成為別人針對你的開始。
面對復雜到極致的江湖以及人心,很多人都會疑惑,該怎樣做,才能保全自己,避免受到別人的傷害呢?
那就是要「眼觀六路,耳聽八方」。
眼睛,是用來看透這世間的真相的。而耳朵,則是用來明辨是非對錯的。總而言之,將身邊的人大致摸透,做到心裡有數,那我們的處境就不會太差。
人在江湖,要想做到「帶眼識人」,我們只需要把握這幾點,就足夠了。
01 看透一個人,要從他的「外在言行」入手。
一個人有著怎樣的言行,往往能讓我們推測出他是個怎樣的人。
年輕人,由于他沒有什麼生活閱歷,所以他通常會直來直往,根本不會婉轉做人。像這樣的年輕人,很容易被人看透。
中年人,由于他已然經歷半生,所以他說話經常會滴水不漏,做事也謹慎小心,城府極深。面對這樣的人,不可輕易交心,而是需要保持一定的距離同行的老王,說話做事特別「精明」,永遠都說一些似是而非的話,甚至會將人繞得暈頭轉向,所以他在圈子裡面特別吃得開。
只不過,他身邊的真朋友並不多,絕大多數都是一些狐朋狗友。
據此,我們就能夠推斷出,老王並不是一個輕易敞開心扉的人。 在這些老江湖的頭腦中,有著一套清晰的做人策略,交友做事,不會看重感情,而只會看重利益。
對于「由外及裡」去看透一個人的方法,我們只需要記住一句話就好: 「我們所看到的,都是別人想要讓我們看到的。反向思考,才能讓我們看到最為現實的真相。」
02 看透一個人,要從他「待人接物」的態度入手。
曾經見到過這麼一個案例。
在家族群裡面,有一堆人在發紅包,什麼大舅小叔堂哥表弟,都玩得樂此不疲。而王先生夫婦,也參與到了其中。
只不過,妻子特別奇怪,她誰的紅包都不領,只領了丈夫的紅包。因此,她成為了潛水的一員,絲毫沒有活躍在聚光燈下。
後來,有一位親戚找她借錢,被她一口就拒絕了,而且特別果斷,沒有絲毫的猶豫。這,就讓親戚特別疑惑,為什麼她是這樣的人呢?
其實,一切都特別明顯。
一個人,如果他不想接受別人的恩惠,也沒有任何跟別人親近的行為,那他絕對是「明哲保身」這一觀念的支持者。或者說,他,並不是大方的人,而是特別精于算計,一毛不拔的鐵公雞。
很多時候,一個人「待人接物」的態度,就足以將他最為真實的一面展現出來。再偽裝,也無法做到天衣無縫。
03 看透一個人,要看他有沒有「感恩之心」。
小時候,家中的老人總跟我們說,無論是找伴侶也好,還是找朋友也罷,假如這個人不孝順父母,那你就不用跟他走得太近了。
從孝順父母這件事上,去判斷一個人,到底有沒有道理呢?
孝順父母,恰好說明瞭這個人特別有感恩之心。沒有感恩之心,甚至感情冷漠的人,絕對做不出孝順父母的事兒。
況且, 如果他連父母都不孝順,那他又怎麼可能對你好呢?
同樣的道理,在生活中,有好心之人幫了他,而他卻沒有任何表示,甚至連一句「謝謝」都沒有。那這樣的人,真的值得交往嗎?
做人,還是需要分清誰是人,誰是過河拆橋的白眼狼。
把善心寄託給愛我們的人,寄託給感恩的人,那會讓朋友之間的關係更加親密。反之,把善心喂給了白眼狼,那就是一個人最大的愚蠢了。
04 看透一個人,要看他的「三觀」。
一個人的觀念,由世界觀,價值觀以及人生觀構成。三觀如何,就決定了這個人有著怎樣的做人原則。
從哲學的角度來說,三觀,往往會影響一個人的行為姿態。
有些人說話口若懸河,而且做起事來不夠認真,還有著巨大的野心。那他,很有可能是浮誇之人,不值得靠近。
有些人做事踏實,懂得日復一日去堅持,沒有表現出什麼明顯的野心,那我們不妨跟這些人多往來。或許,這就是未來會升值的「潛力股」。
為什麼伯樂能夠賞識到「千里馬」?為什麼職場的領導能夠一眼看透某個員工的底細?因為三觀,往往會暴露出一個人最為真實的一面。
三觀正的人,做事特別有原則,會在規則允許的范圍內做事兒。 而三觀不正的人,只會劍走偏鋒,或者投機取巧,不會有什麼好的結果。
憑三觀去交友,去看人,那是多年打磨的做人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