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人人跑,靠樹樹倒,靠水水流:人年過六十,就不要進4種「門」了,會影響你的後半生

曾有人說過,人生就是一間有著無數大門的房子,你能走進哪一扇大門,就會遇見什麼樣的往後餘生。

可以說,每一扇門的背後,都隱藏著讓我們猜不透,也摸不著的人生軌跡。一切,就跟多米羅骨牌一樣,一旦被推倒,就會發生連鎖反應。

選擇一扇屬于自己的大門,別輕易走錯門,那才是一個人最高級的智慧。

可在現實生活中,有些人不小心走錯了門,相信他就會面臨巨大的風險和難測的結果。要知道,這世上有太多的事兒,都是一環扣一環的。

對于年輕人來說,可以試錯,也可以讓自己走錯門,至少自己還有翻身的機會,不會受到年齡以及環境的限制。

而對于中老年人來說,有些錯,就不能犯了。有些門,也不能輕易進去。 有道是「戰戰兢兢,由臨深淵,如履薄冰」就是這個道理。因為他們沒有轉彎的餘地,更容不得隨意走錯路。

人上了一定的年紀,就不要進這幾種「門」了,會影響你的後半生。

1、 人老了,就不要隨意走「後門」了

在如今這個世道,走後門,拉關係的行為,都特別常見。尤其在人情關係極度復雜的社會裡面,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交易,沒有我們想象得那麼簡單。

面對生活的很多問題,絕大多數人的頭腦中都有這麼一個想法,那就是「走後門」。可是,走後門,真的有我們想象得那麼好嗎?

可以說,人,越是習慣于走後門,越容易欠下別人的人情,越容易惹來不必要的人是人非。

有句話說得很現實, 常在河邊走,哪能不濕鞋。

一個人,如果沒有實力,總是喜歡走捷徑,那他有可能成功一兩次,可又有誰能保證他能夠一直順暢下去呢?

更何況, 有些關係和人情,那是甩也甩不開的。對方沒出問題,自然安穩無憂。而對方一旦出現問題,那我們就會成為墊背者。

人到了一定的年紀,就不要走後門冒險了,安安穩穩,勤勤懇懇,才是正道。

2、 人老了,就不要走「麻煩別人」的門了

在社交關係場上,有句話說得很現實, 幫你是人情,而不幫你則是道理。

我選擇幫助你,是因為我珍視與你之間的感情。可是,我不幫助你,那也是很現實的事兒。

做人,還是堅持一個原則比較好, 能夠不麻煩別人,那就儘量不要麻煩別人。丟面子是小事兒,人情債還不清,那才是大事。

曾經見到過這麼一件事。

老劉找老陳借了五萬元周轉。後來,老劉連本帶息把錢還給了老陳。他原以為自己的債務已經還清了,誰知道, 別人一直揪著他不放。

過了一段時間,老陳遇到了問題,需要找老劉借十來萬。可是,老劉因為資金緊張,就拒絕了。自此,這兩人就反目成仇,相互仇視了起來。

像這樣的事兒,在現實生活中層出不窮。 也許,我們所要償還的,不僅是物質上的債務,更是感情關係上的人情債。

3、 人老了,就不要走「見不得人好」的親戚的大門了

在這個親情淡漠,物欲橫流的年代裡面,相信我們都會逐漸看懂這麼一個事實—— 親戚之間,多了見不得人好,而少了互相尊重,互相安好。

雙方都是「血溶于水」的親人,為什麼非要出現「見不得人好」的心態呢?我想,有這麼兩個原因。

首先,親戚之間容易「就近比較」,這就造成了「羡慕嫉妒恨」的情緒會層出不窮。也就是說,別人會因為你的成功而特別痛恨你。

其次,越是親近的人,越希望身邊人過得比他要差。其實,他不是希望你過得不好,而是希望你過得沒有他好。

對于這些親戚,我們沒必要怨恨,也沒必要仇視,只需要「漸漸遠離」,那就足夠了。至少, 遠離那些不必要的人,不發生矛盾,那是對自己以及別人的尊重。

那扇「見不得人好」的親戚的大門,我們就不要走進去了,避免鬧出矛盾。

4、 人老了,就不要走「依靠別人」的門了

人老了,到底是依靠別人比較好呢,還是依靠自己比較好呢?我想,還是依靠自己比較好,因為這世間有很多人都靠不住。

比如說同事,他們跟我們沒有半毛錢的關係,沒必要對他們有太多的感情。

比如說親戚,我們還是別欠他們的人情,也不要讓他們看笑話比較好。

比如說兒女,我們能夠自己照顧自己,就不要依靠兒女了。 父母和兒女之間雖然親近,但還是要保持「一碗雞湯」的距離。

對此,相信很多人都會疑惑,難道只能靠自己,而不需要依靠別人嗎?如此做人,不就是讓自己活得痛苦嗎?

所謂「靠人人跑,靠樹樹倒,靠水水流。」

無論我們依靠誰,都只能是把自己的身家性命託付給別人。這,其實就是一場風險巨大的賭博。稍有不慎,我們就會滿盤皆輸。僅此而已。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