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而為人,誰都不容易:當你窮困潦倒的時候,做好3件事情,早晚東山再起
老話說:為富不仁。很多人都覺得,發財的唯一路徑,就是要變成「眼裡只有利益的巴依老爺」。
生而為人,誰都不容易,哪有誰會一帆風順。誰腳下的路途沒有坎坷,誰的心情不帶著傷,誰的痛苦不是在自己扛。我們只有在挫折中學會成長,在堅強中把希望點亮,才能走到最遠方。
當你覺得自己貧窮的時候,一定不能放棄希望。改變自己3個習慣,你早晚會翻身!
01、經常性的探索自我
一個人能賺多少錢,其實就是由他的自我狀態所決定的,如果他的狀態是整天自卑,很難賺到錢。而自我狀態這個東西,如果我們不主動去探索,哪怕是你自己的自我狀態,你也會搞不清。
比如你可能覺得自己心態現在還不錯,但你主動探索一下,深入體會一下便會發現,你的自我狀態肯定不是你想當然的不錯,可能因為以前的某個失敗,在你心裡種下了焦慮的種子,現在其實是極度焦慮。
你看,如果你不去探索自我狀態,明明已經極度焦慮了,卻仍然覺得自己狀態還不錯,隨著時間的推移,等焦慮更深地步,非常明顯的時候你再想改就晚了,這會直接影響到你的人生。
一個人之所以自卑,往往是由窮導致的,但如果你連自我狀態都掌控不好,自然也很難擺脫窮。
02、排他思考
比如你月入1萬,你和月入10w的人經常去對比,肯定會自卑,覺得自己窮,但如果你排他思考,不受他人影響,就和自己身邊的人對比,你會發現自己完全混得還不錯,之前的心態不就一下逆轉了嗎?
如果你真的很窮也自卑,排他思考也能幫你快速恢復正常,往變富靠近。
比如你身邊大多數人都是月入5000以上,但你只有月入2000,所以你很窮很自卑,但如果你經常性地用排他思考,你想的就不會是:我怎麼永遠比不過身邊的那些人啊,你想的可能是:我現在這個收入水準不算高啊,要怎樣才能快點提高呢?
排他思想說白了就是不去盲目對比,讓自己慌張、焦慮,而是從自己本身出發,思考出自己可能存在的問題,然後以自己的現狀為基礎去思考解決方案。
排他思考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這樣的習慣我們該如何順利養成呢?
這是一種心態,指的是我們需要持續地告訴自己,他人的人生狀態與我無關,那是他們的人生,不是我的人生。因為做不到排他思考的核心原因就是因為太喜歡拿其他人的人生來做對比了。
03、堅持閱讀
閱讀的核心好處就在於能讓你接觸到超出你現有認知的內容,而這些內容往往能成為你賺錢的契機。
就拿最直接的賺錢思維來說,如果你不看書,能知道的賺錢思維可能只有那麼幾個,比如給公司打工,開店做生意。但看了書,你的認知就被打開了,你會發現賺錢的路子有很多,比如私域、電商等等,可以說閱讀幫你打開了更多的賺錢之路。你不一定能在這些路上取得成就,但路越多,你取得成就的可能性就越大。
那如何快速養成堅持閱讀的習慣呢?其實很簡單,我們只要堅持微小化的原則就可以了。
也就是你對閱讀越不熟悉,就以越小的尺度去養成閱讀習慣。假設你是一個出了學校之後就基本沒閱讀過的人,那你接下來要讀的這本書,千萬不要像其他人一樣一天看2個小時以上,而是剛開始,一天只看半小時,甚至更少,每天就看20頁。
養成習慣的過程中最難的是養成的過程,很多人剛開始對自己要求太高,這樣會很打擊自己的自信心,導致習慣沒法養成。比如你一開始就讓自己每天看2小時,你會很難堅持看完,也會對閱讀產生不適感,這樣這種習慣後續就很難養成了。
但你每次少看一點,整個人的狀態可以維持得比較好,持續半個月到一個月以後,你的閱讀習慣已經基本養成,而且你會在書中發現很多有用的東西。
有一句話說得好:「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如果你有了頓悟,現在開始行動肯定不會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