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則必缺,極則必反,盈則必虧:職場太過用力的人,往往走不遠,有4個重要原因
作家呂白曾說:「太用力的人往往太急躁,后勁不足。人生是長跑,不是百米沖刺。」
職場如同長跑,太用力的人跑不遠,因為你在還沒到達終點之前就已經把激情和氣力用光了。
01過于用力,會過早地提高別人對我們的期望值
過于用力,會過早地提高別人對我們的期望值。
一開始拼盡全力,能換來別人短暫的驚喜,但后來別人發現我們的表現并不是可持續的,大失所望,反而會越來越疏離我們。
我曾在互聯網公司工作過,大家都知道互聯網公司加班多,剛開始我們部門的同事都很心甘情愿地加班,希望能獲得領導的認可。
但唯獨一個從澳洲留學回來的女生小芳例外,每到下班的點就準點走,當時總監還特意批評她下班走太早。
每次我們中午在一起吃飯聊天時,小芳總會跟我們抱怨公司加班太多,她沒義務來進行加班,如果領導非要強制加班,她可以離職。
我們都覺得小芳會是我們中間第一個離職的人,然而后面我們因為過度加班太過勞累都陸續選擇了離職,而小芳一直到現在還堅守在那,并且還逐漸被領導認可,在公司站穩了腳跟。
現在想起來,小芳其實是個非常智慧的姑娘,她知道互聯網公司加班強度大,人員流動很大,一開始她就沒有用盡全力。
當跟她一起進入公司的員工太過筋疲力盡而不得不離職的時候,她成為了老員工,開始慢慢用力。
領導因為之前不太認可她,對她期待過低,但隨著她一系列表現給領導帶來驚喜,領導才真正意識到她其實是真正的細水長流,愿意在公司長待,所以慢慢給她機會,她也在公司站穩腳跟。
從她身上,我也學會了,工作不能太過用力,不要一開始讓領導有過高的期待,而是慢慢制造驚喜,慢慢提高領導對我們的期待。
02 太過于努力,容易筋疲力盡,不可持久
真正堅持到最后的人靠的不是激情,而是恰到好處的投入和喜歡。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通過校招進入一家大型外企,當時因為是第一份工作,我想著一定要好好表現。
因而剛入職的時候,我工作特別努力,就連平常生病我都不愿請假,只是怕給領導留下不努力工作的印象,那時的我希望能盡快得到領導的認可。
剛開始領導還是比較欣賞我做事的沖勁,但是久而久之,我越來越疲憊,沒有了之前的沖勁,并且很難再像以前那樣有激情,后面明顯感覺到了領導對我的疏離了,只是那時的我太過于年輕,不明原由。
現在回想起來,我才明白那時的自己工作太過用力,過早地提高了領導對我的期待,并且我過度用力讓自己筋疲力盡,后期很難提出讓領導耳目一新的想法和建議,自然領導看不到我的價值而被疏離。
并且短期的過度努力極容易造成身體和心理上的挫傷,哪怕我們在做的事情非常重要,也要保證基本的休息和放松,不要縱容自己消耗健康來填補對努力的需求。
03 一旦過度用力沒得到領導的贊美,內心容易崩塌
有句話說得好:「太用力的人更容易產生期望落差,更不愿接受自己找錯了方向的事實;輕裝上陣的人,回旋的余地更大。」
大家在職場上有沒有這樣的經歷:
比如你熬夜加班到凌晨做出明天開會用的PPT, 希望領導能認可你的成果,沒想領導不僅不認可你的努力,反而還罵你PPT做得沒達到要求,你內心是不是會很傷心;
比如你為了保證正確率對數據復核多遍保證0出錯率,本來以為領導會夸贊你,沒想到領導罵你工作效率低,你是不是內心會很憂傷;
比如你每天拼命努力工作,不嫌苦不嫌累,扛起了部門工作的半壁江山,可年底績效,領導給你的績效還沒有不怎麼做事的員工高,你內心會不會很崩潰;
人越努力,就會越想得到正面的反饋;越用力的人對于正面反饋的需求越高,越不能忍受負面的反饋。
我們都希望自己在職場上做的工作能得到領導的認可,但領導是否認可你的工作,有很多決定因素,不僅僅只包括你是否努力。
如果我們太過用力工作,把所有的希望都放在工作上,一旦領導不認可我們的工作,我們的內心很容易崩潰。
04 溫柔而有力量地努力
沖刺只能跑100米,而漫步卻可以一次性走1萬步。
真正的堅持靠的是溫柔而有力量地努力,而不是急功近利。
如果你想更有力量地努力,不妨參考以下幾種方法:
第一、 平衡好工作和生活,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不把工作當作唯一
努力工作,但不把工作當做唯一,用閑暇的時間,去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充實自己的生活,同時為自己積累另外一種可能;
第二、 保持每日精進的狀態,學會恰如其分地用力
保持每日精進的從容狀態,付出努力,但不強求極致,學會恰如其分地用力,這樣,每日進步一點點,對自己的正向激勵在長期主義的復利下,會積累成奇跡。
第三、不與別人攀比,堅持自己的步伐用力
不與別人攀比,腳踏實地,堅持去做自己內心真正熱愛的事情。
05 結語
呂氏春秋有言:
「全則必缺,極則必反,盈則必虧。」
太追求圓滿,必然會有缺憾,太在乎眼前必然會失去長遠。
水滿則溢,月盈則虧。
懂得適度,方能從容;溫和努力,方得始終。